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搶鮮看

我國學者被揭為加速達到KPI 通過掠奪性期刊發研究報告

文 文 文

(吉隆坡14日訊)國立大學(UKM)研究發展和高等教育政策(意見)組織主席拿督諾再妮阿玆曼教授說,一些學者為了輕鬆達到副教授或教授地位,通過“掠奪性期刊”發表學術作品和研究報告,以更快達到關鍵績效指標(KPI)。

根據資料,“掠奪性期刊”一般指以盈利為目的的學術信譽低的期刊。他們專門尋找那些年輕沒有發表經驗的學者;很多博士生以及初入職的講師、博士、助理教授等,沒有太多的發表以及“社會”經驗,很容易被掠奪性期刊吸引。

諾再妮阿玆曼說,數據顯示,國內學者發表的劣質期刊處於令人擔憂的水平,而大馬在出版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的排行中排名第五。

我國學者被揭為加速達到KPI 通過掠奪性期刊發研究報告
諾再妮

“由於掠奪性期刊的質量較低且不遵循高學術標準出版,因此它們可在短時間內出版。”

諾再妮向《馬來前鋒報》指出,這些數據涉及172個國家的4個領域的國際研究期刊,這些領域包括健康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和社會科學,時間介於2015至2017年。


“掠奪性期刊是偽造的期刊,它要求作者支付出版和合作夥伴審閱或編輯的費用來出版。”

她透露,這類期刊通常會向機構或研究團體提供特別版本,並收取昂貴費用,如每個版本收取2萬至6萬令吉。

“‘學術不誠實’不僅涉及大學教授,由於面對達到KPI的壓力,許多年輕講師也參與這類不道德活動。”

她指出,優質的學術期刊要經過較長時間被審核和編輯才能發表;並專注於特定領域或目的,而掠奪性期刊則是發布任何主題或領域的期刊。

她補充,目前為止,未有任何官方數據證明本地講師有份參與,但由於所有出版刊物都有記錄在每所大學的係統,因此要查出並非難事。

“另一種方法是查看掠奪性期刊中所發布的財務成本。”

我國學者被揭為加速達到KPI 通過掠奪性期刊發研究報告
(示意圖/123RF)

高興
高興
11
驚訝
驚訝
2
憤怒
憤怒
107
悲傷
悲傷
4
關懷
關懷
0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