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訊)在網絡看到物品促銷,價格低得離譜,小心是老千的詐騙圈套,民眾勿貪小便宜而受騙!
警方透露,在疫情和行動管製令期間,民眾待在家中網購,成了老千的詐騙目標,導致警方去年共接獲5848宗網購詐騙案投報(4100萬令吉涉及損失額),相比前年的3511宗投報(2800萬令吉涉及損失額),案件暴增了80%。

警方指出,由於老千以低價為誘餌,秀出好看的產品照片和產品的滿意度,在網絡上打廣告引誘民眾,導致部分民眾輕易受到誘惑,進而受騙上當。
武吉阿曼商業罪案調查局總監拿督再努丁告訴國文《大都會日報》,警方去年逮捕2250涉案人士,前年則逮捕了1397人。
他說,警方去年共接獲838宗網賣口罩詐騙案的投報,涉及損失額為1090萬令吉,其中損失額最高的單一宗案件是55萬令吉,而案中嫌犯已在欺詐罪名下,被控上法庭。
他說,在網絡詐騙案中,不僅買家是受害者,其實賣家也有受騙,一般他們是誤信老千的說詞和理由,被要求先支付訂金或相關費用,所以彙款給老千後,後知後覺上當。
他提醒公眾切勿輕信網絡上標榜價格便宜,且價格低的不合理的產品,也不要在網購平台上直接私訊(PM),同時也促請公眾在進行金錢交易前,先到進行查詢。
另一方面,國內貿易與消費人事務部執法組主任阿茲曼說,該部去年共接獲1萬1523宗相關投報,單單是今年首兩個月,便接獲1624宗投報。
網絡售賣手機 民眾受促小心提防
老千開出比市價便宜超過一半的價格,在網絡售賣手機,民眾受促小心注意!
馬來西亞網絡消費者協會(MCCA)主席西拉加裏爾說,從去年2月至今年2月,該會共接獲1257宗網購詐騙案投訴,涉及損失額為160萬令吉。
他說,其中逾60%的投訴,是涉及從鄰國如印尼和新加坡網購手機,民眾卻受騙上當的案件。
“其中1名受害者,以2500令吉從印尼網購一部手機,不過對方彙款後,反被要求再彙款770令吉至7500令吉,最終受害者前後被騙了逾1萬令吉。”
他說,如今老千在社交媒體尤其是Instagram打廣告,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售賣手機。
“比如一部手機市價是5000令吉至7000令吉,但是老千隻售賣2500令吉。”
1000令吉沙發賣349令吉? 假的!
一張市價為1000令吉的沙發,在網絡上卻隻賣349令吉?這都是假的!
受害者瑪斯阿尤(35歲,技術人員)說,他日前在網絡上看見一個售賣沙發的廣告,價格僅349令吉,比起市價的1000令吉便宜許多,因此令他心動。
“我過後聯絡賣家,對方說是以工廠價格售賣,所以才便宜;我彙款對方後,等了一個星期卻沒有下文,才知道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