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訊)大馬醫藥協會(MMA)向政府提出4大訴求,包括為合約醫護人員提供明確深造方向,並提供與永久職員一樣的平等待遇。
該會坦言,國內醫療設施不足問題還是其次,更嚴重的問題是醫院嚴重缺乏人力資源,並急需更多永久職位,留住合約醫護人員。
“我們的初級醫生也缺乏專業深造平台;有大批醫護人員無法深造,自2016年12月以合約性質受聘後,無法獲得專科學位及專科護理培訓擇木而棲。”

MMA屬下關心實習醫生及駐院醫生小組(SCHOMOS)主席威傑今日在“大馬醫療員工合約製度及未來”線上記者會上,宣讀該會聲明時說,這導致國內嚴缺專科護理。
“常有病人被迫奔走數百公裏,隻為看心髒專科或腎病專科5分鍾,又或需到州首府動手術,又或因無法得到專科醫療面對後遺症。增加專科服務唯一可靠方式是留住本地專才並加以培訓。”
威傑指出,一旦大量流失醫護人員,我國就需耗費多一倍時間培訓和追趕進度,這全因合約聘雇製度所致。
“5年過去,我們至今還沒看到改善,我們還需等多久,才能阻止疫情期間醫療體係崩潰和人才外流?我們已展開12天的黑色代碼運動,並與所有合約醫生、藥劑師、牙醫、護士及醫療人員同在。”
該會也在聯署請願網站change.org,發起線上請願活動,要求政府關注此問題。
多個醫療組織代表也在記者會上,為所有在疫情中犧牲的醫護人員默哀一分鍾。

衛部周三內閣會議 提出合約醫生問題
威傑透露,衛生部已承諾會在本周三的內閣會議,提出合約醫生問題,政府料會在這之後宣布好消息。
他說,大馬醫藥協會日前已與財政部長及衛生部長會面,有關問題將在內閣會議提呈,並希望帶到國會緊急辯論。
“我們希望政府在國會提供長遠解決方案,希望所有合約醫護人員的長久等待可劃下句點。當局也應公開遴選標準,透明及定期委任永久職位。”
威傑也說,許多人自7月1日換上黑衣,為合約醫護人員打氣,至今也有超過1萬5000名醫護人員參與“黑色代碼”運動,同時也獲民眾熱烈響應,為醫護人員提振士氣。
大馬藥劑師協會主席安拉希則說,政府一開始以缺乏資金為由推出合約製,但醫護人員合約一再延長,已嚴重影響他們士氣,至今共有7139名合約藥劑師受影響。
“政府需在人力資源問題上良好規劃,必須透明闡明我國需多少人力,而非一直延長醫護人員合約,若沒有規劃永久方案,隻會浪費公帑。”

不苟同醫護人員罷工
大馬醫藥協會主席拿督蘇巴馬念強調,該會不苟同醫護人員罷工做法,並會持續與衛生部合作及溝通,以解決合約醫護人員面對的問題。
“我們如今面對疫情問題,罷工並不恰當,我不能怪合約醫護人員等了這麼久,也同情他們的遭遇,但罷工不是我們妥協的。”
蘇巴馬念指出,該會與衛生部長會面後,樂觀看待接下來發展,同時強調該會並非反政府,而是希望成為醫療體係一份子,與政府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
此外,威傑澄清,升黑旗行動及罷工行動並非由大馬醫藥協會發起,該會隻是發起黑色代碼運動,與合約醫護人員同在。
線上請願活動link:http://www.change.org/saveMYcontractHCW
大馬醫藥協會對政府提出4大訴求:
1)為合約醫護人員提供明確的專科深造管道
2)公布委任永久職位的詳細及透明評分製度
3)為合約及永久職員提供同等待遇,同等工作量需享有一樣的福利及薪資
4)確保所有合約醫護人員的就業保障
參與聯署的組織:
1)大馬醫藥學院(AMM)
2)大馬衛生聯盟(MHC)
3)大馬牙醫協會
4)大馬醫藥從業員聯合會(MPCAM)
5)大馬藥劑師協會
6)大馬男護士協會
7)大馬醫藥助理協會
8)大馬伊斯蘭醫藥協會(IMAM)
9)國際大馬醫務人員組織(MMI)
10)大馬放射師協會
11)大馬醫學檢驗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