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独家报导)面对肥料和农药售价高涨、外劳遭挖角而严重短缺,以及消费市场低迷而无法涨价来纾解加重的营运成本,国内果农和菜农等农耕业者陷入“四面楚歌”。
尤其外劳短缺问题,如果无法及时改善,相信在经济领域全面开放和复苏后,市场将面对水果、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
马来西亚果农公会总会长韩学习指出,受到运输费和原料价的走高,肥料和农药售价在疫情间的涨幅,比过去10年所累积的涨幅还要高。
他今日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单单这一个月,就已经连涨了三、四次,果农都几乎已经“麻木”了。
他说,农药售价的涨幅平均介于15%至20%,而肥料的涨幅则平均介于25%至40%。
“不过,杀草药虽然属于农药的一种,但售价提高了80%至120%,这对果农的影响相当大!”
他补充,随着肥料和农药售价高涨,果农的整体种植成本至少涨了20%;但果农的盈利本来就不高,一年也只是赚个10%或20%,大家现在几乎都无利可图,只能勉强地维持下去,甚至一些果农还要“吃老本”。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菜农总会总会长林仕伟也证实,由于肥料和农药都是源自国外进口,所以售价都受到船运成本高涨的影响。
他补充,对菜农而言,在肥料和农药方面的开销,原本就是一笔相当高的花费,一般占种植总成本的20%至40%;如今,随着售价高涨后,种植成本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现在,很多菜农都做不下去了,纷纷转行或种植其他无需肥料和农药的农作物。”
中国限电 农药肥料再起价
林仕伟预计,随着中国面临缺电危机而推行限电措施,肥料和农药的成本,将会面临另一波高涨。
“这是因为我们的农药和肥料,很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随着中国现在执行限电措施,这也肯定是会影响农药、肥料的成本。”
他补充,目前,这一波影响还没来到;但如果真的来了,肯定会很严重。
市场惨淡 不敢转嫁成本
韩学习指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体的消费市场都非常惨淡,果农也无法把种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担心如果贸然涨价,消费者会不愿买单。
“在国内的消费市场,水果的销售至少降了20%至30%。很多生果批发商都不敢拿太多货。
“那些批发商听到要涨价,直接就跟你说:‘要起价?你的货不要来了,你自己去卖吧。我巴刹都没什么人,卖不出了。’”
韩学习补充,在整个水果市场中,应该就只有榴梿果农还过得去,因为像猫山王这种有品种的榴梿,还可以出口到中国等市场,其他水果都只能靠内需市场。
林仕伟也说,菜价虽然起起落落;但涨价难,跌价快!
“当我们要涨价时,菜商就说没市场,卖不出去。我们也不能随便起价。”
工厂油棕业 高薪挖外劳
疫情导致很多领域无法引进新外劳,现有外劳遭到工厂、油棕业高薪挖角,果农、菜农纷纷叫苦连天!
韩学习披露,果农面临严重的劳工短缺问题,至少缺乏30%至40%的劳力。
他说,许多外籍劳工都遭到棕油园、工厂高薪抢走;如今,整个种植业,只有棕油的情景最好,因为棕油售价从往日的300多令吉,如今高涨到1000多令吉,油棕园业者笑到见牙不见眼,可以高薪挖角更多的外劳。
菜农也面对同样问题;林仕伟形容,外劳不仅不足,而是严重短缺,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当市场全面复苏时,可能会出现不够菜的窘境。
他说,菜农的外劳人数至少减少了50%。
“这些外劳出了遭到一些领域高薪挖角,也因为没办法引进新外劳的因素,所以市场严重短缺劳力。
“很多旧的外劳,在航空业重新开放后,就纷纷回到原籍国了。他们一旦回去后,就没办法在过来大马,所以外劳都是‘有出没进’。”
应研发肥料农药减入口
农民行动组织主席马兹兰认为,政府应该在国内提升肥料、农药的研发技术,以便农夫减少依靠进口的肥料和农药。
他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说,进口的肥料和农药售价高涨,加剧了农夫在疫情间的成本负担,但基于本地没有自产肥料和农药技术,农夫逼于无奈下,也只能向国外厂商购买。
“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价格。我估计有至少70%至80%的农夫,都要承担这些成本高涨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