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訊)種植業嚴缺至少20萬外勞,導致面臨逾10億令吉虧損!
馬來西亞私人人力資源中介公會(PIKAP)主席劉月玲指出,種植業向來都仰賴外勞人力,也是目前迫切需要外勞的領域。
“種植業不像其他的領域,他們沒辦法因為人力不足,而叫停果實不要在現階段成熟。也因為如此,他們被逼浪費了許多收成。”
“根據官方數據,有至少10億令吉果實,由於缺乏人力而無法處理,導致白白浪費了。”
劉月玲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由於本地人不向往種植與原產業工作,該領域幾乎100%都是依賴外勞在運作。
對於政府正與印度、孟加拉和泰國政府協商,計劃為本地種植業引進更多外勞;她點出,泰國的勞工福利水平相對比馬來西亞更好,對於引進泰國外勞到本地種植業工作,難度應該比較高。
“本地種植業一項都有采用印度外勞;至於孟加拉外勞,他們一般都傾向到工廠工作。”
劉月玲也提到,其實,國內各行各業都面臨勞工嚴重短缺的問題。
她舉例,建築業的情況也非常嚴峻,因為建築業在協議中,都會訂下交房的期限,如今面臨勞工短缺的問題,也導致交房期一拖再拖,他們也因此面對罰款。
“我們希望政府能趕快與各國達成協議,盡快開放讓外勞重新進入本地職場,否則國內經濟都會一再受到影響。”
她感歎,由於市場嚴缺勞工的因素,許多投資者也紛紛撤出大馬市場,這有可能會對勞力市場造成連鎖反應。
“如果這些投資者選擇到印尼、印度等國家設廠發展,這無形中也增加了這些國家的工作機會,他們到時就不會想來馬來西亞工作了。”
相關新聞>>>>>大馬與印孟泰政府談判 引進種植業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