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訊)馬來西亞工藝大學(UTM)工程學院團隊預測,馬來西亞半島在未來有可能發生5.0級地震,我國因此需要製定能夠抵禦自然災害影響的建築設計標準操作程序。
該學院的土木工程係結構與材料組講師阿茲蘭教授說,事實上,在2017年後建設的政府建築,設計一般都具有抗震能力,可以防止地震時遭受損壞或倒塌。
不過,阿茲蘭接受“馬新社”訪問時也提及,在此之前建造的舊建築,一旦不幸發生地震,可能面臨嚴重損壞的風險。
“當沙巴蘭瑙(於2015 年)發生規模裏氏6.0級地震時,大部分建築物嚴重破裂,也有設計不當的建築物,其主架構柱子出現斷裂,甚至因此而無法再使用了。
“巴生穀、武吉丁宜(彭亨)、瓜拉庇勞(森美蘭)和曼絨(霹靂)附近地區,都有活躍斷層,但我們仍然看不到實際的動向;但我們預計半島會發生5.0級地震。
“政府對此更積極地製定抗震建築設計標準,我領導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製定了這類設計。”
阿茲蘭說,在製定抗震建築設計標準時,必須涵蓋的內容包括,建築物柱子必須能夠承受地震震動、擁有更堅固和剛性的柱子基礎,以及橫梁和柱子間的旋接更靈活。
他補充,建築物高度,也會影響建築物頻率及地震發生時的共振效果。

阿茲蘭披露,他們目前也在製定橋梁的設計標準,確保國內橋梁都能夠承受地震,這是由大馬標準局資助的項目。
”在馬來西亞,暫時還沒有一套馬來西亞專屬的橋梁設計標準。一般上,大家在建設橋梁時,都是根據國外的標準而定。“
上周五,由於印尼發生6.2級大地震,大馬半島西海岸多州皆受餘震波及,各地震動搖晃從數十秒到近1分鍾;此事引起國人的關注,也再次掀起大家對防震的意識。
⬇看過來⬇
✌又快又方便 送新聞給你
https://t.me/chinapress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