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訊)俄烏開戰持續為原本已惡化的大宗商品價格漲勢“火上澆油”,必需消費品行業為了“止血”只能調漲產品價格來轉嫁成本壓力。分析師認為,由於該行業成本壓力依然高企,很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再次宣布調漲商品售價。
銀河-聯昌證券研究在研究多家飲食類公司之後在報告指出,在俄烏危機擾亂全球供應鏈的情況下,小麥、棕油、玉米和大豆等原材料價格皆漲勢驚人,其中小麥價格今年迄今更翻漲了56%。
多家必需消費品公司預計,當前高居不下的大宗商品價格將打擊盈利賺幅,因此有意提高產品價格來轉嫁部分影響。
“在去年末季至今年首季期間,所有必需消費品公司都已逐步調漲商品價格。不過,為了確保產品的可負擔性,這些公司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才再次調漲產品售價。”
該行認為,受大宗商品價格飆漲打擊最深的是雀巢(NESTLE,4707,主要板消費)、POWER ROOT(PWROOT,7237,主要板消費)和佳源食品(KAWAN,7216,主要板消費)。

非必需品打擊較小
“不過,市場對必需品的需求都是長期的,相信上述公司擁有一定的定價權。”
銀河-聯昌證券研究預計,投入成本通常占銷售成本的30%至40%,隨著總投入成本增加10%,就會導致消費品公司在2022財年至2024財年的毛賺幅下跌1%至4%。
與必需消費品公司比較,非必需消費品公司遭受的打擊較小,因為後者受大宗商品價格漲勢的影響較低,毛利率也相對更高。
該行認為,按經營環境比較,非必需消費品公司較占優勢,首選股項為成功食品(BJFOOD,5196,主要板消費)、寶利機構(BONIA,9288,主要板消費)和全利資源(QL,7084,主要板消費)。
“尤其全利資源將受惠於海產製造業務和全家便利店業務增長,可減輕大宗商品價格高漲對賺幅的打擊。”
⬇看過來⬇
又快又方便 送新聞給你
https://t.me/chinapress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