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訊)盡管全球多國已經開始將數碼貨幣合法化,但國家銀行警告,這種貨幣面臨著極高的價格波動風險,而且也暴露在黑客盜竊等安全威脅之下,因此該行依然不承認數碼貨幣為法定貨幣。
國行發言人向《前鋒報》指出,加密貨幣、比特幣或以太坊等數碼貨幣不具有貨幣的普遍特征,不適合作為支付工具。
他說,黑客可以訪問和盜取這些數碼貨幣,導致這筆資產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國行強調,這種貨幣在大馬是不被承認且不合法的,也不是我們監管下的支付工具。”
另外,國行在近期也意識到,許多人將加密貨幣視為投資工具,但發行人必須符合證監會推出的2019年資本市場和服務(數碼貨幣和代幣)相關條例。
證監會也特別針對上述推出多項法規,包括規範數碼資產交易所(DAX)的數碼資產交易活動,以及首次交易發行(IEO)和數碼資產托管公司(DAC)的籌資活動。
同時,證監會也不時透過投資者教育計劃,來提高國人對數碼資產交易和投資的知識。
國行發言人也建議,民眾在投資前應參考證監會的投資清單,並謹慎評估交易數碼資產的風險。
另外,報導指出,國行也不打算在近期內發行中央銀行數碼貨幣(CBDC),因為國內支付係統包括實時零售支付平台(RPP)繼續安全有效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