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赴異國他鄉留學是許多人的向往,跳出舒適圈體驗全新求學環境,感受他國風情文化的熏陶,何嚐不是發掘自身潛能的時機。
把“成功融入”視作教學理念的成功大學學院(BERJAYA University College)與國際知名高等學府和專業機構合作提供海外留學渠道,培養出具備國際思維的優秀學子。

成功大學學院是Erasmus+交換學生計劃的合作夥伴,禮待管理大專文憑大二生陳雪榕(21歲)和商業管理大專文憑大四生李珂歆(22歲)通過該計劃,於今年2月結伴前往奧地利,以交換生身份開啟人生新篇章。

兩人接受越洋訪問時透露,目前就讀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應用科技大學(Salzbur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旅遊創新與管理,為期1學期(至7月初)。
她們透露,成功大學學院提供不同國家的交換學生計劃,當初獲悉奧地利大學正在開放,深感興趣的兩人便立刻申請。

“申請交換生要衡量的條件有成績、經濟狀況等。我們從去年年末開始準備、如簡曆、意向書、文化介紹影片、獲得Erasmus+ IACD MOOC證書等。”
該校教授們時時跟進及協助她們的籌備進度,包括住宿、申請簽證等,也為首次前往歐洲的兩人提供了很多想法和建議。”
此外,兩人也獲得約4,500歐元(約RM22,000)的資金,用作支付飛機票、宿舍訂金、保險、簽證等留學花費,學費則為全免。
踏入陌生國度,小至氣候、大至語言,所有新事物都是新挑戰。與四季如夏的馬來西亞不同,奧地利天氣低溫,是怕冷的李珂歆面臨的首個難關,而奧地利人日常以德語溝通,也是她們必經的考驗。
但種種關卡也是出國留學的魅力,更何況有幽靜美麗的校園、熱心的師長同學釋放的善意,加上嶄新的學習理念,都為交換期留下美好的回憶。
“剛到奧地利時,我們的住宿離學校較遠,有位老師便每天載我們回家或帶我們去采購,也叮囑我們需要有人載送時可以找她幫忙。
■培養各方面能力 為未來預備
陳雪榕指出,自己本身就愛好旅行,從中學開始就憧憬出國交換學習。

“成為交換生可以拓展視野,認識到不同國籍的人及文化,我因此意識到世界不如想象中那麼小,學習了很多。”
兩人參與不少文化交流活動,比如成為校園多元文化活動的主辦方之一,或和奧地利旅遊學校合作,為當地人烹調大馬美食。
她說,歐洲交通方便,為了趁著交換期間盡所能地探索周邊歐盟國家,又不耽誤學業,她也學會了時間管理。

李珂歆透露,自己性格內向,大學時較少參加社團活動,而且商業管理科係實訓不多,因此想通過交換體驗獨立生活,接觸不同的社交圈。
“這裏很多學生有工作經驗,或年紀較大,有充足的人脈,是我們可以請教的對象。”
兩人是班上僅有的大馬學生,班上還有來自日本、印度、土耳其、加拿大等國家的同學,猶如迷你國際社區。

身處多國文化讓兩人大開眼界,切實體會到文化差異,比如歐洲人喜愛開派對至深夜、或坦率直接的說話方式,都是她們學習接納和理解的一部分。
此外,奧地利教學鼓勵學生踴躍發問和表達意見,培養個人自信,而且老師都願意接納不同意見並一起討論,讓兩人獲益不淺。

李珂歆分享,常常要提出個人想法和簡報的確增加了自信心,將有助自己在事業上的發展。
陳雪榕也十分認同,她指出,由於自己未來在職場將面對各國人士,因此趁早熟悉充滿文化差異的環境,有助自己更快成長。
■ 與Erasmus+合作 提供出國留學機會
由歐盟資助的Erasmus+交換學生計劃旨在為全球夥伴國家的學生、研究人員和學術人員提供前往歐洲進行短期交流的機會,以促進高等教育領域的可達性、使之更加現代化和國際化。
學生可通過Erasmus+計劃在國外大學留學3至12個月。這有助學生提升溝通、語言和跨文化能力,成為雇主尋求的軟技能人才。對成功大學學院有興趣的畢業生和離校生,歡迎聯係了解更多!
■通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