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癌症男人才有?留意警訊,及早治療前列腺癌!

你知道嗎?排尿困難、頻尿、尿流無力、背部或骨盆隱隱作痛、尿液或精液帶血等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症狀。遺憾的是,很多男性往往誤以為是前列腺肥大問題,而延誤就醫,因此錯過了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療時機。

羅華倫:不要避諱勇敢面對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肺癌位居榜首)。目前,在馬來西亞,前列腺癌是第三大癌症。
“前列腺癌是男性需要關注的重大癌症之一,但由於人們對於前列腺癌缺乏認知,也沒有特別提倡及早篩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性,加上前列腺癌有很多症狀與前列腺肥大相似,以及癌症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各種因素相加,導致很多人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前列腺癌。”吉隆坡鷹閣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羅華倫分析。
羅醫生強調前列腺癌與基因遺傳息息相關,因此若家族有前列腺癌病史,就需要特別注意:“及早診斷和正確治療,才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治愈率和存活率!如果家中曾有親人罹患前列腺癌,特別是第一線直係親屬(比如兄弟和其子孫)都建議做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一般建議男性在40歲後,都需要做PSA檢測。如果PSA指數異常,請勇敢踏出第一步會診泌尿專科醫生,因為PSA指數高,未必等於罹患前列腺癌,這僅僅是一個參考指標。前列腺肥大或發炎也可能會導致指數升高,因此需由醫生做進一步的評估和診斷。早期診斷,並趁早治療前列腺癌,不但治愈率非常高,癌症複發率也非常低。”
他呼籲民眾病從淺中醫,千萬不要避諱就醫,等到前列腺癌晚期才來會診醫生。及早掌握前列腺癌的正確知識,一旦察覺任何異常,就該勇敢踏出第一步會診泌尿專科醫生。配合醫生科學抗癌,正確治療,是戰勝前列腺癌的重要關鍵!

及早就醫成功率高
前列腺是一個小核桃形腺體,屬於男性生殖係統的一部分。前列腺是膀胱下方一個核桃大小的腺體,屬於男性生殖係統的一部分。顧名思義,前列腺癌就是一種生長在前列腺中的腫瘤。大多數前列腺癌生長緩慢,並且局限於前列腺,但是也有一些侵略性的類型,可能會迅速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尤其是骨骼和淋巴結。如果在早期發現腫瘤,且腫瘤尚局限於前列腺的時候,成功治愈前列腺癌的幾率就會更高。
如何診斷

肛門/直腸指檢(DRE):醫生會戴上塗有潤滑劑的手套,將手指輕輕地插入肛門,觸摸前列腺,以檢查有沒有腫塊。

經會陰途徑穿刺活檢:通過超音波引導,將穿刺活檢針經過會陰部皮膚,直接穿刺進入前列腺內做組織活檢。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這是一項血液檢查,也是前列腺癌最常見的初步篩查手段,主要通過血液檢測前列腺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PSA水平。PSA水平越高,癌細胞存在的可能性越高,但PSA數值升高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因此並非診斷前列腺的唯一指標,需會診醫生做更詳細的評估和診斷。

影像檢查: 如果活檢顯示有癌症,則需要再做其他檢查,以確定癌症擴散程度,比如X光檢查和骨骼掃描,可查看癌症是否侵入了骨骼、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可以進一步確定癌症轉移位置。
怎麼治療
- 切除手術: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手術通常包括切除前列腺和周圍組織。手術可以在早期癌症的情況下,完全切除腫瘤。
- 放射療法(電療):使用高能輻射來殺死癌細胞,可在早期和晚期癌症治療中使用,也可以與手術合並使用,目的在於減少腫瘤的大小,使手術更容易實施。
- 激素治療:通常用於晚期或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的前列腺癌,其作用在於降低男性體內的睾酮水平,進而抑製前列腺癌的生長。
- 化學治療(化療):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這種治療方法通常用於晚期或擴散至其他部位的前列腺癌。化療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
- 觀察性等待:對於早期前列腺癌,醫生可能會建議觀察性等待。醫生會監測腫瘤的生長,並僅在需要時治療。這種治療方法,通常適用於年齡較老,或同時伴有其他健康問題的男性患者。

機器人輔助治療大大減低風險
當醫生確診病人為前列腺癌,很多患者和其家人都可能會陷入絕望深淵,或放棄生存希望,但羅華倫醫生強調前列腺癌並非絕症,因為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前列腺癌根據不同分期都有其相應治療方案:“第1期前列腺癌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手術切除;第2期的前列腺癌已擴散至旁邊器官;第3期則是轉移去血液係統或進入骨骼。如果前列腺癌已經進入第2期,手術未必可以切除幹淨,醫生可能會建議電療,至於已經擴散到骨骼或其他器官的晚期癌症,不能光靠電療或手術,我們可能會考慮通過將患者睾酮素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最後才考慮化療。在前列腺癌的治療選項中,化療通常都是最後階段。”
無論任何分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案也與其他癌症相同,必需根據癌症類型、分期、位置、個人狀況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量,才能製定最合適患者的治療方案,因此患者應與自己的主治醫生討論,充分考慮各種治療方案再做決定。另外,羅醫生也分享前列腺癌手術領域,已經發展至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時代。這種微創手術具備多種好處,除了能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提供外科醫生更清晰的手術視野,也能減少手術失血量和讓患者在手術後更快複原,為前列腺癌患者帶來更理想的治療結果。
“由於前列腺的位置在膀胱下面,而男性的盆骨天生比較狹窄,外科醫生的手很難深入到裏面,視野相對也比較不清楚。手術過程中,也需把膀胱和尿道重新接駁,屬於較高難度的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手術質量,其中包括將手術視野放大很多倍,感覺就像是把外科醫生的頭部直接放到手術部位,精準觀看癌症部位,並將誤差率降到最小,再由外科醫生靈活操控機械手臂深入到最裏面。這樣,既使是很狹窄的空間,也可以靈活完成手術。事實上,目前英國和美國等先進國,有超過90%的前列腺相關手術都是采用機器人輔助手術。”他呼籲民眾不必聽到手術二字就感到害怕,因為醫療科技隨著時代發展日趨進步,既便是複雜的大型手術,也可以采用機械手臂,因此不必過於擔憂。外科醫生的技術與機械醫療儀器的組合,能大大提高手術過程中的精準度,同時也減少患者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