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6日訊)馬華總會長拿督斯裏魏家祥說,他昨日在柔佛與首相拿督斯裏安華見面時,談及《四十個聖訓》課題,他告知首相《四十個聖訓》引起爭議,是因為教育部文告中使用的2個用詞,包括“試點項目”(rintis)以及“將被擴展”(akan diperluas),造成非穆斯林社會的不安。
“這還是要看教育部的動機,教育部若是針對伊斯蘭教育,純粹修改課程,在這出發點上可直接針對課程內容作清楚交代,如在伊斯蘭教育內要怎樣修改,我相信其他人不會過問。若真的洐生到其他學校,其他族群就有話說。”
他指此風波最大的問題,是當教育部宣布時,是指先在聯邦宗教學校及政府資助的宗教學校推行,明年將擴大。
他說,這樣用詞會有很多不一樣的詮釋,是宗教教育擴大到其他層面,或是其他學生都要學習?五大宗教諮詢理事會有不滿的反應,是可以明白。
他今午在怡保出席馬華霹靂州年度大會後,在記者會上說,他昨日與安華會面時,便以過來人及在教育部的經驗講解此事,相關字眼沒有被弄清楚,更何況教育部副部長透過辦事處來發文告,這樣公信力不強,作為主導的部長或副部長,應該親自面對媒體,解釋清楚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我們要中庸和諧社會,每個人的權益都要受到尊重,大家都有底線,而底線是不能破的。”
出席者包括馬華副總會長拿督陳德欽、拿督斯裏鄭聯科以及總秘書拿督張盛聞、霹州顧問丹斯裏江作漢、署理主席拿督王林清。

對抗綠潮要以身作則
魏家祥說,要對抗綠潮就要以身作則,若不允許進行演唱會,與綠潮有什麼分別?
“我們要身體力行,既然你堅持這在開放社會內是被允許的、是對的,就讓它繼續吧。”
他被詢及有關“馬來西亞及印尼TikTok走紅歌曲”演唱會北海移師到威省舉行一事,如是指出。
“就如過去的宋穀事件,過去馬華飽受抨擊,我們進王宮戴官帽、穿禮服,但有人將之視為不可接受的理由。當時還針對馬華領袖大肆批評,甚至導致一些馬來領袖敗選,這些都遇曾經發生過的事。”

他說,如今人們聽其言觀其行,自然會對檳州行政議員宣誓禮的宋穀風波產生反應。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出現有課題時,必須要前後一致。
“當年批評別人,占了別人的便宜,今天面對這樣的議題時,人家用同樣的標準來看你,就說對你們不公平? 那當年你怎樣看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