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組特別報導
“就算再苦再酸,也要硬生生啃下去,因為隻有啃下去,才會真正的臣服,才會重生。”
2023世界羽球錦標賽周日在丹麥哥本哈根圓滿結束,韓國勇奪三冠(混雙,女單和男雙)成為無可爭議的大贏家,中國(女雙)和泰國(男單)各有一金收獲;泰國的金牌是突破(第一次奪得世錦賽男單冠軍),中國的金牌是歉收(中國整體成績1金1銀4銅,這是繼1993、1995、2019、2021年後,隊史第5度在單屆世錦賽僅奪1金)。





馬來西亞依靠男雙謝定峰與蘇偉譯取得唯一獎牌(銅牌),但“峰譯”是上屆冠軍,因此若從成績來看,是退步的。
除了“峰譯”的半決賽,大馬最好成績是8強,即女雙陳康樂與蒂娜混雙陳堂傑與杜依蔚。

盡管滿額參加5個項目,但大馬暴露許多問題,如“傑蔚”遇上頂級組合就明顯整體實力不足,說明他們與世界強檔仍有一段不小差距;“樂娜”在占據主動局勢下應勝不勝,這又說明了什麼?

韓媒:躍升羽球強國
韓國有3席決賽資格,勝率是100%,韓國媒體《SPOTV NEWS》提到,一度被中國、日本與東南亞國家氣勢掩蓋的韓國在本次世錦賽“華麗複活”。
報導認為,韓國在完成世代交替後如今終於迎來這批黃金世代,雖然還有男子單打這項課題,但接下來的亞運值得期待,“躍升為羽球強國的韓國代表隊,準備在亞運再現‘哥本哈根的榮光’”。
報導的重點是“躍升為羽球強國”,但更重要的是“世代交替”,就交替這個環節,大馬其實不是沒有,以混雙為例,隨著吳塤閥與賴潔敏和陳健銘與賴沛君年紀越大,新生代陳堂傑與杜依蔚展現接班潛力,但無論是資深還是新配,都曝露一個大問題:不夠拔尖。
沒錯,除了混雙,男單,男雙和女雙都存在“大馬不是最尖的那一個(對)”的問題,這令大馬在面對頂尖對手時,都因為差距的原因而敗北。
打109分鍾的決賽
大馬球員有能耐嗎?
這是一整個大馬羽球運動組織,從管理層、教練團再到各球員都必須去正視和審視的問題,不要一直在一場敗仗後點出問題,要的是解決方案,然後去行動。


坤拉武特打了109分鍾才戰勝奈良岡功大的男單決賽,是大馬羽球一個大警鍾:有沒有一個大馬男單可以像坤拉一樣支撐了109分鍾而又取得勝利?
因為這一場比賽,已決然不僅僅是考驗技術和戰術,還有心理、毅力、耐心、氣魄和體力。
所以,馬來西亞“還是羽球強國”嗎?
馬來西亞球員成績:
●男單
李梓嘉 第3圈 負 安頓申(丹)18比21、17比21
黃智勇 次圈 負 安頓申(丹)22比24、16比21
●女單
吳堇溦 次圈 負 安洗瑩(韓)12比21、14比21
吉蘇娜 首圈 負 白馭珀(台)22比20、19比21、13比21
●男雙
謝定峰與蘇偉譯 4強 負 薑敏赫與徐承宰(韓)21比23、13比21
王耀新與張禦宇 第3圈 負 金阿斯特普與安德斯拉斯姆申(丹)15比21、10比21
萬緯聰與鄭凱文 第3圈 負 梁偉鏗與王昶(中)16比21、21比14、17比21
女雙
陳康樂與蒂娜 8強 負 張殊賢與鄭雨(中)21比17、17比21、19比21
張清玉與張湄鑫 次圈 負 佐科盤與拉薇達(泰)13比21、11比21
許嘉雯與林秋仙 次圈 負 福島由紀與廣田彩花(日)11比21、14比21
●混雙
陳堂傑與杜依蔚 8強 負 渡邊勇大與東野有紗(日)11比21、11比21
吳塤閥與賴潔敏 第3圈 負 蔣振邦與魏雅欣(中)16比21、18比21
陳健銘與賴沛君 次圈 負 蘇帕與蘇帕妮達(泰)15比21、18比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