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搶鮮看

骨灰

文 文 文

全馬首宗 骨灰“入土為安”

(芙蓉4日訊)全馬首宗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今日在汝來孝恩園圓滿完成,從家屬默哀緬懷逝者,到把骨灰倒入洞穴,全程花費不超過5分鍾禮成。
 
首位參與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的逝者,是來自吉隆坡的賴門宋友珍(寂憍)老太夫人(85歲),她於9月15日與世長辭,隨後進行火化儀式,家屬把骨灰經過特別磨研處理,於今日讓逝者骨灰“入土為安”。

該植存葬生命禮儀是於今早10時,在孝恩園一處草地完成。
 
除了逝者的的家屬,羅白區州議員周世揚、孝恩集團董事經理拿督朱兆祥、森華堂主席黃俊棠等,也出席見證這場全馬首宗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
 
家屬在禮儀師的帶領下,先默哀1分鍾,隨後跟著禮儀師的吩咐,慢慢把逝者的骨灰緩緩倒入直徑6寸及3尺深的洞穴,放入花瓣及覆土,儀式即圓滿結束,整個過程不到5分鍾。

植存葬生命禮儀雖簡單,但極為嚴肅莊重。

已故宋友珍太夫人的幼女賴桂美指出,已皈依佛教的母親生前叮囑日後離世,遺體火化後把骨灰撒入大海。
 
“我們4名兄弟姐妹不舍,畢竟骨灰撒大海沒有一個點讓我們緬懷母親,當我在報章上閱讀到植存葬推介的新聞後,便致電孝恩集團詢問詳情。”
 
她說,家人都認同植存葬,生前還未來得及告訴母親,在母親去世後選擇擲聖杯探詢獲同意,於是決定為母親選擇骨灰植存葬。
 
“先父及祖先都安葬在孝恩園及有祖先牌供奉,我們也在佛光文教中心設有牌位,如今將母親骨灰植存葬在孝恩園,也就有一個點可緬懷母親。”
 
她感恩母親的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圓滿完成,自己往後也會選擇植存葬,讓骨灰化作春泥回歸大地。

逝者子女一起完成母親的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兒子賴光榮(左2)把母親的骨灰緩緩倒入洞穴內,右起逝者女兒賴桂美、賴桂嬌及賴桂蓮。

大馬華社殯葬曆史新裏程碑

羅白區州議員周世揚指出,10月4日是馬來西亞殯葬禮儀及華社殯葬曆史的新裏程碑,大家一起見證了全馬首宗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的圓滿完成。

他感謝賴門宋老太夫人的子女為母親做了勇敢和前衛的決定,讓母親的骨灰進行植存葬,並讚揚孝恩集團成為環保葬的領航者。
 
他說,隨著時代變遷,大家對自然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葬成為殯葬的新概念,雖然社會對環保葬的接受度逐漸提升,但在大馬還不普遍。
 
“在大馬特殊國情之下,墓地寸土難求,環保葬的推出是合時宜的發展。”
 
他促請政府好好檢討墓地分配,更全面照顧馬來西亞子民。
 
他提及,環保葬在殯葬禮儀的消耗可取得平衡點,對收入少的民眾是經濟及可負擔的喪葬方式。
 
周世揚指出,雖然隻是短短5分鍾的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但卻非常有溫度,當局會持續探討如何把流程更優化及到位。
 
他希望全國華社都可在各地推動環保葬,讓大家有多一個選擇,他坦言如今的殯葬業過於商業化,希望可以回歸環保。
 
他強調,環保葬並非強製性,任何人經濟許可也可盡量表達,畢竟這是後輩對往生者的表達,任何表達都可因人而異。


推廣對環境友善殯葬方式

孝恩集團董事經理拿督朱兆祥指出,全球動態的發展趨勢,讓我們看見環保、永續及人文的重要性,而骨灰植存葬,無論是操作或背後的精神,都符合這些價值。
 
“孝恩覺得以行動支持及推廣,讓對環境相對友善的殯葬方式,為社會提供多一個選項,讓永續建立在互惠共生的基礎上。”
 
他說,在30年前當孝恩集團經營墓園時,大馬華社對於死亡、殯葬特別忌諱,當時孝恩集團就開始推動生命教育,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及認識。
 
他說,孝恩集團一直以企業與社會共同成長的責任,努力推廣生命教育,相信隻有共生的條件達到,永續才實現提升。
 
他舉例,就如骨灰植存葬生命禮儀,雖然單純簡單,但是孝恩集團希望可以為社會有需要的人提供多一個選項。
 
他希望骨灰植存葬往後可以成為向生者說故事,緬懷逝者的精神,甚至是可以推廣環保及生命教育的好去處,提升社會大眾對環保的意識,呼籲大家關愛生命。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骨灰

相關文章

馬丘比丘被當殯葬區? 女遊客竟狂撒“骨灰”

老公猝死才知他荒唐一面 妻怒吞骨灰報複

中國城裏墓地太貴 郊區買房安置骨灰

父親骨灰憑空消失 殯儀館建議“換新的”

滬老夫婦 鬧離婚 兒過身 骨灰分半

◆獨家◆ 華裔女登山客遺體火化 骨灰已被帶回馬設靈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