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訊)馬新兩國今日簽署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SEZ)諒解備忘錄,對此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建議政府,即便是要搞高科技,也不要“操之過急”,可先從拓展混合工業下手,同時解決民生問題,如我國彙率疲軟已導致許多國人跑到新加坡當“馬勞”。
中總執行董事李興裕指出說,當提及柔佛時,多數人都是想到森林城市等房產發展,但其實該州還有許多其他工業。
他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政府不該隻是專注推動或推廣柔佛的房產,反之應注重輕工業和高端工業,以創造就業機會,經濟才能持續增長。

“柔佛有其他工業,在加強現有的行業同時,也要增加輕重工業,顧慮柔佛子民,如果一下帶進來高科技他們無法對應。所以要慢慢先展開綜合工業,當然我們也想走向高科技,但先要解決民生問題。”
根據該中心提供的數據,相比2022年3月底,截至2023年12月29日令吉兌新元貶值了10.8%,在兌15個貨幣中貶值幅度最大。
“比如令吉彙率貶值,導致許多大馬人都選擇到新加坡打工,人才流失。”
有效執行和人資很重要
針對柔新經濟特區,李興裕說,若做得好,或許能對其他州屬帶來溢出效益。
他也給予一系列建議,包括需重視有效的管理、法律、監管和製度、營商環境和稅收、技術與革新、基礎設施和連通性、人才與人力資本、支持產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
“有效執行和人力資源特別重要。我們在考察其他國家的經濟特區,尤其是中國,發現他們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有效的領導層。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一站式中心的效率,能及時解決投資業務的問題。”
他補充,在引進高科技投資的同時,為了讓所有員工能夠勝任和操作,政府應該給予培訓和技能提升(upskilling)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