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訊)KK便利店分店售賣印有“阿拉”字眼襪子風波延燒,巫青團昨晚介入並號召全國杯葛行動,今早更發動全國巫青團員報警;KK集團創辦人兼執行主席拿督斯裏蔡誌權今日率領管理層和供應商,公開鞠躬道歉,並解釋上架程序及出錯的原因,還在記者會上一度哽咽拭淚!
蔡誌權是在被詢及如何看待網上有人號召杯葛KK便利店時,一度感觸哽咽;他強調,經營KK便利店23年,向來了解並且尊重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國情,而此次事故並非有意為之。
他也準備好向所有人會面並解釋此事,包括號召杯葛行動的巫青團,希望大家停止杯葛。
此次出事的襪子是屬於寄售產品,主要責任在於供應商,即新建昌有限公司,不過KK也不會推卸責任,並已在第一時間采取對應措施,包括自事件於周三(13日)在社媒傳出後,公司已在當天快速發文致歉,並動員全國員工檢查所有分店。
“我們在第二天主動到警局備案,並在昨日發解釋信給內政部、內貿部、聯邦直轄區宗教局、伊斯蘭發展局、雪州宗教局和警方交代此事。”
蔡誌權說,KK便利店創辦至今23年,在全國有逾800間分店,之前從未發生過類似的錯誤。
“我們有5100名各族各宗教的員工,售賣的物品有逾6000種,有時是很難監管所有員工和物品,但這不是藉口,我們真的很自賣,也誠心向大眾特別是穆斯林社群道歉。”
他感謝網民曝光此事,讓他們能及時糾正;而他也已經向供應商發出律師信追究責任;並設下更嚴格的標準作業程序,確保類似事件不會重演。
出席者還有KK集團總經理鄭國賢、顧問莫哈末海卡、公司事務部經理西蒂紮希達、采購部經理娜茲哈、營銷和傳播部經理瓦妮絲裏和新建昌有限公司董事蘇振發。

14雙枺子 無一售出
蔡誌權透露,隻有3間KK超市搜出共14雙印有“阿拉”字眼的襪子,也沒有一雙同款襪子售出。
他說,在14雙襪子中,有些並非帶有清晰的“阿拉”字眼,無論如何,有關襪子已交給蘇振發,後者待會會提呈給有關當局。
他感概,該款襪子的數量並非數以百計,否則一旦流出市面,情況會更糟。
蔡誌權也說,自此事在周三(13日)傳出後,過去3天他隻入眠不足10個小時。

已向新建昌有限公司發出律師信
蔡誌權說,他已經向新建昌有限公司發出律師信,要求該公司對KK超市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影響負上責任。
他強調,KK超市有跟供應商簽訂協議,必須確保產品符合規格和沒有敏感問題等。
他承認,KK超市的營業額近期確實有少少滑落,但並不全然與杯葛行動有關,也與齋戒月有關係。
蔡誌權解釋,KK超市售賣的產品來源分為直流和寄售,其中直流是由物流中心分貨給分店,再由員工上架;而寄售則是由供應商直接上架。
“在寄售下,我們給供應商一個位置售賣他們的產品,例如我們給四個架賣襪子,現在襪子有問題,可是襪子的擁有者不是我們,我們隻是在出售產品後再付錢給他們。”
他坦言,公司接下來會更加嚴格和謹慎,並指示員工仔細檢查上架的產品。
襪子從中國廠家進口
蘇振發指出,印有“阿拉”字眼的襪子是從中國廠家進口。
來自柔佛峇株巴轄的他說,其公司除了有自行生產襪子,也有向中國進口襪子,此次引起爭議的襪子是1月29日的來貨。
他說,每個大袋子裝有1200雙襪子,每雙襪子的顏色和圖案都不同,而中國廠家員工相信是在裝袋過程中不慎將印有“阿拉”字眼的襪子混入其中。
無論如何,他承認,其公司員工在此次事件中也有犯錯,為此他向公眾道歉,承諾未來引進外國產品時會加倍謹慎和敏感。
伊消協主席:隻是場意外
KK集團周六(16日)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幾名友族人士前來聆聽解釋,其中大馬伊斯蘭消費人協會主席拿督納晉佐漢認為,此次事件隻是一場意外,不應該升級到號召杯葛。
他較後向記者坦言,他前來時是非常生氣的,但在了解到這隻是一盤錯誤後,只能選擇接受。
“我們要社會團結起來,他(蔡誌權)對身邊人很友善,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要因為錯誤的理由來懲罰人們,你要懲罰人,必須要有合理的理由。”
另外,他也希望KK超市以後不要重犯類似錯誤。
莫哈末海卡強調,KK超市在市場上已有23年曆史,並不會故意策劃該事件,以博人眼球。
“我們都意識到在大馬有逾2000萬名穆斯林,針對有人說是公司故意鬧出此事,這是不正確的。”

“這是一次意外錯誤,絕非公司有意為之。”
他也說,備受爭議的襪子是通過寄售的方式進入商店,並非常規進貨流程。
“從發貨到上架皆由供應商完成,並不涉及KK超市。”
另外,西蒂紮希達也挺身維護在職公司立場,並表示對該事件感到震驚。
“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可能’。”

她說,她在公司服務十多年,雇主蔡誌權雖非穆斯林,但他尊重其他宗教,而且為人慷慨,積極做了很多回饋穆斯林群體的活動。
她表明,公司無法阻止已經發生的事情,唯一能做的是立即修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