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自己多些愉悅,少些風險?多射精真能降低前列腺癌風險嗎?


是否曾聽人說:多射精對身體健康有益?
過去幾年,你可能閱讀過關於“頻繁射精與降低前列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相關主題內容文章。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抑或那隻是個帶著“詼諧”色彩的社交媒體惡作劇?





在深入探討這個課題前,我想先總結一下,目前醫學界對男性前列腺癌風險的掌握和了解。據統計數據顯示,每9名男性中,約有一人會在生命某個階段罹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發病率最高國家,是美國、加拿大和斯堪的納維亞。
2024年(截至年底),美國估計將診斷出30萬宗新前列腺癌病例,預計同年將有超過3萬人死於前列腺癌。亞洲各國前列腺癌發病率較低,其中原因可能是基因、飲食或醫療保健服務質量的不同。

常見男性癌症
相比其他癌症,前列腺癌占男性癌症大約10%!
縱觀全球各統計數據顯示,前列腺癌在發達國家更為常見,占所有癌症的大約15%;相較之下,在發展中國家,前列腺癌隻占所有癌症的大約4.3%,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針對年齡層面來看,男性長者罹患前列腺癌風險比一般男性來得高。在65歲或以上男性群體中,每10人當中就有6人罹患前列腺癌。然而,男性在40歲之前患上前列腺癌情況,則較為少見。此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患上此類型癌症風險也比一般男性來得高。
由此可見,男性長者特別是年過65歲之後,更應該警惕自身有無出現相關癌症症狀(但不是說年齡低於65歲者就可以放鬆警惕或忽略)。任何男性都建議定期做相關檢查,一旦發現異常,都應該及時谘詢醫生,並獲得適當醫療協助。
今天開始早點回家?
回到我們要探討的問題:頻繁射精(無論是通過性行為或手淫)是否會降低男性罹患前列腺癌風險?
早前一開始,部分醫學研究稱,頻繁射精可能使男性更容易罹患前列腺癌。最常見說法是,性行為次數增加會使男性有較高“賀爾蒙活動”,容易引發前列腺癌,還有另一個說法是,性行為會使男性更容易感染病菌。
然而我必須強調,各種性傳播疾病與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並沒有任何密切關聯。
研究新發現
2004年,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JAMA)上的前瞻性研究指出,射精頻率與前列腺癌風險沒有顯著關聯性。
這項研究使用了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醫生邁克爾萊茨曼(Dr. Michael Leitzmann)率領的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數據。據了解,這項研究收集了2萬9342名46~81歲男性(主要是白人)長達8年的隨訪數據。與早前認知有所不同的是,該研究顯示,高射精頻率反而與降低前列腺癌風險有關。
2015年,另一組研究人員在新奧爾良舉行的美國泌尿外科協會(AUA)年會上,發表了另一項研究,並稱射精可能有助於改變前列腺癌風險因素。
從此開始,射精與前列腺癌之間關係,引起了眾人的熱烈討論。
另外,由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詹妮弗萊德(Jennifer Rider)提供的證據,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詹妮弗同時也是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傳染病學專家。
詹妮弗的這項研究招募了3萬1925名男性,在18年隨訪後,其中3839名參與者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其中384名參與者罹患的癌症是致命癌症。研究發現,與每月射精4~7次男性相比,每月射精至少21次男性罹患前列腺癌風險要低20%。
然而應注意的是,研究也指出,射精頻率與男性罹患高級別癌症或末期癌症風險之間並無關聯,其中原因尚不清楚。
真能降低風險?
射精如何幫助男性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射精可以通過多種生物學機製保護前列腺(當然,這需要更多研究來加強證實),例如衝洗掉前列腺中的致癌物質。此外,定期排出精液可能有助於阻止會阻塞前列腺導管的微型晶體物質的生長,從而降低患癌風險。
在精神層面上,射精帶來的心理緩解也可能幫助男性減少體內與壓力相關神經活動,並放緩前列腺中潛在癌細胞的生長。
也有研究發現,與被癌症侵入的前列腺相比,正常前列腺中的檸檬酸鹽(Citrate)和鋅(Zinc)的水平更高。射精可能有助於調節前列腺鋅和檸檬酸鹽的代謝,以維持正常前列腺微生物群。

應該多射精?
安全和負責任的性行為除了可以幫助男性滿足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需求,還可以為男性帶來各種健康益處,例如降低罹患前列腺癌風險。
雖然“多射精降低癌症風險”理論是否成立,還有待醫學界進一步辯論和證實,但迄今為止的統計數據,似乎指出了兩者之間的正向關聯。
如果以上這些研究數據,促使你決定更頻繁地拉開自己的褲子拉鏈,與此同時也請記住,男性應該養成健康均衡飲食習慣,定時運動,並且也應該在每年體檢時,接受血液檢查和前列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