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副刊 > Like周刊

主題故事

傷痛後重生

文 文 文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主題故事|55年後 她們尚在找尋
+10

【五月雪漫天 恨已矣殤未平】

五一三是馬來西亞一段滿懷傷痛的曆史,55年後,仍有許多傷痕未被撫平、許多塵封的記憶仍待喚醒。希望透過當事者、罹難者家屬的故事,能喚起大家珍惜和平、和諧,創造各族間互相包容、互相信任的明天。

今年是五一三事件後的55周年。

黃秀鳳:冀圓父母遺願 哪裏有亂葬崗就去哪裏找

在黃秀鳳(71歲)家裏,長子、唯一的大哥“走了”並不是秘密,但父母從不願多談。

她依稀記得當年父親說過,“找到遺體了”、“不給拿遺體”,也不知道為何不被允許領屍。她知道的是,悲慟的父母無法描述這一段往事,對他們而言,去說、去回憶就是再次經曆那段不堪回首往事。

“當時我們住在安邦新村,我不清楚發生什麼事,隻知道五一三當天外面很亂,大家都躲在家裏,聽到有人喊‘來了!來了!’我們不敢外出。天空一直紅紅的,不知道在燒什麼……”

“我們的家就在九皇爺附近,可是神明保佑不了我哥哥。五一三發生當天,哥哥在秋傑路放工後一直沒有回家,後來爸爸到警察局、醫院打聽他的消息,回來後一直哭著說‘沒有了’,醫院的人跟他說,有些遺體被移至雙溪毛糯,有些移去其他地方,但在哪裏他們也不知道。”

黃秀鳳印象中,當時自己躲在家裏,感到驚恐、全身發抖。發生暴動兩三周後,周圍狀況逐漸恢複,但悲痛,已然成為她們家族的隱形烙印。

“我的爸爸媽媽常常在哭,尤其清明節哭得更傷心,我們四姐妹也跟著哭。每年清明節都不敢回娘家,因為看到爸爸媽媽在哭,心裏很難受……”

黃秀鳳拿著大哥的報死紙(死亡證明書)來到雙溪毛糯五一三墓地尋找他的墳墓。

五一三之後,她的父母一直在尋找大哥黃天送的葬身之處。可惜鬱鬱而終,無法如願以償,生前一直掛念著長子。

對現今年輕人而言,五一三可能隻是教科書的一行文字。但是,對於經曆五一三事件的當事者、罹難者家屬來說,是一段無法磨滅的回憶。

“難以想象這五十多年我們如何過?父母終其一生也找不到哥哥的葬身之處,他們知道自己找不到,卻也不希望我們像他們那樣辛苦地找。我們姐妹隻希望能完成父母遺願,隻要能抓一把哥哥所葬之處的泥土,或幾根草,就能夠安心了。”

為了不知在何處、不知何時能找到的哥哥,黃秀鳳和姐妹們隻要聽到哪裏有亂葬崗,就都會去看。“我們也老了,能力也有限,但會盡力去找,”她說。

黃秀鳳(右起)、二姐黃娣、大姐黃桂蘭,姐妹們多年來不停尋找大哥黃天送的葬身處。

一兩年前,她從報紙上看到雪州雙溪毛糯有一個五一三墓地,趁著五月墓地辦公祭活動,她和兩位姐姐、女兒、女婿和外孫一同前來,逐一對照墓碑上的名字,看有沒有大哥的名字。

“還是沒有找到啊……不過,聽說文良港也有亂葬崗,雖然聽說好像都是馬來人的墓碑,但我還是會去看看,不放過任何希望。”

大哥遇害後,她的父母曾經在神廟安牌位拜祭。後來,黃秀鳳和姐妹們在父母安葬的加影天寧骨灰閣,亦替哥哥準備了塔位,希望有一天能找到21歲的哥哥,好好安置與祭拜,讓他與父母一起長眠。

民眾幫忙對照報死紙和墓碑上名字是否吻合。

蛛絲馬跡拚湊往事

“五一三是一段悲慘的往事,除了感到害怕,我還記得爸爸媽媽一直在哭,大哥是家中長子,才剛出社會創業就這樣沒了……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會重演,不想其他人和我們有一樣的經曆,也更珍惜現在的和平。”

黃秀鳳不清楚五一三的細節,父母也不願意提及,很多時候她都是從別人那“聽說”,試著追尋蛛絲馬跡,將線索拚成一張圖,她隻希望能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並非要“算賬”或“記仇”。

黃秀鳳的外孫牽著黃桂蘭在墓地裏逐一尋找黃天送的墓碑。

她有位朋友的兒子和媳婦,才結婚一星期就發生了五一三事件,和她大哥一樣,直今仍找不到遺體。她也聽說,有些遺體被塗上柏油,以致認不出樣子,然後全部埋在大坑洞裏,“所以爸爸領不到大哥的遺體。”

她甚至聽說過大哥出事時的經過:“我哥哥騎摩哆車載朋友放工回家、來到秋傑路事發地點,發現前方有暴動便馬上掉頭,但可能太慌張,導致摩哆車傾倒,壓住了哥哥的腳,他無法及時逃跑。而他的朋友可能出於緊張或本能反應,爬起來後就馬上逃跑避難。”

這位哥哥的朋友在事後將此事告訴其他人,她便兜兜轉轉聽說了:“他現在應該也有七八十歲了,聽說他還健在,我希望能找到他,聽他說說當時發生的事情。”

對於黃秀鳳來說,五一三不應是敏感話題,而是活著的家屬有權利了解的事情?或許,一直“糾纏”她們的不是逝者,而是那些不能言說、不能被了解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主題故事|喪親之痛55載 暴動無贏家主題故事|回憶無罪 直面曆史 共赴明天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主題故事

傷痛後重生

相關文章

看好文:主題故事|“經曆”了死亡 才悟出什麼是活著

看好文:主題故事|媒體失勢網民當道 輿論界老大換人當

看好文:主題故事|全網公審 網暴有夠狠

看好文:主題故事|當紅樹林消失 祖靈還回來嗎?

看好文:主題故事|瑪美裏族 跟著祖靈花找歸家路

看好文:主題故事|張慧慧若當媽 我會讓孩子跌倒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