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有留意本地电影,不难发现新年档是电影人抢破头的必争之期,皆因新年档是中文电影的票房“丰收”期,但懂的人都懂,一家大小选择在新年期间进戏院观赏电影只是习惯,并非因为这段时间的电影素质特别“争气”。
7月到9月这段时间是国内贺岁电影开拍最旺盛的季节,事因大家都想争取农历新年档的wajib tayang资格,一旦获得这项“特权”,便能让院线预留放映厅让本地电影在新年档上映。
我既是业界的人,也代表云云观众之一,站在观众立场,我看这些年来新年档上映的电影,都会忍不住给它们挂上“新意已死”的标签。
贺岁电影好像已有一套炼成的公式,难令人再有期待,而且还是踩雷重灾区。
本地电影常聘用外国三四线演员充场面营造“排场”,我好奇,你真的会为了看在国外只能混个眼熟的明星买票入场吗?一线明星都未必能保证票房收益,但这招却可对本地资方起到障眼法效用,个个迷信多一尊三四线咖位的进口佛在电影里供奉,票房之神定能多一分庇佑。
有刘德华才推销
这种风气多年前便已在电视剧行业中存在,纯本地演员阵容的制作即便再有素质,行销方都未必会全力推广,相对的不管片子有多烂,只要有外国明星,资方都会买单。久而久之,制作无需专业,有外国人便好便成了大家的口号。
当时我对这种现象甚为懊恼,难道大家都瞎了吗?后来得知背后原因就认命了。原来行销方几乎都没留意本地中文影视制作,对他们将要行销的“产品”根本毫不认识,主打一个模式化行销。
有的甚至会说,本地剧有刘德华出演,他们才会试着去推销,否则这工太费劲了,本地记者没兴趣给版面报道宣传。这话说得何其讽刺?
曾几何时,本地明星和歌星在华人市场可是响当当的存在,我小时候HVD剧捧出来的本地明星,江家荣、陈可美、黄志强;本地原创流行乐歌曲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传遍大街小巷,当年让国人感到骄傲的盛景,今日已不复存在。
本地人才可悲
要说本地早已没有人才,这话我只认同了一半,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本地再也没有伯乐,没人愿意当这个推手。大家都在国人扬名海外之后才用力鼓掌,争先恐后地“认亲戚”,大喊得奖的是马来西亚人,享受“现成”的殊荣。
本地圈眼光浅短的人占多数,每每看见本地人在国外金马获奖、入围创投,我都会由衷替他们高兴,同时也会无限感慨。怎么外国人都会认同我们的能力,偏偏在这片土生土长之地,难以让他们立足?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我们愿意花钱供奉着,而本地有才能的人只能到国外找月亮去,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