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訊)令吉兌美元彙率本月開始一再走低,資深經濟學家兼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執行董事李興裕認為,彙率大幅波動不利營商環境,因此當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穩定令吉彙率。

今年截至9月底,令吉兌美元彙率強勢反彈了11.8%;但隨著部分資金撤離,令吉近日頻頻走低,已回吐多數漲幅。
根據國行官網,令吉兌美元彙率今日(8日)收在4.29,比起9月30日閉市的4.1250,本月至今已貶值逾3.8%。
統計數據顯示,自美國2022年3月開啟升息周期,直至2023年12月底,令吉兌美元在這期間累計貶值8.4%。但今年截至9月底,令吉強勢反彈了11.8%,表現領先所有其他貨幣。
若從美國開啟升息周期算起,令吉至今的淨升值幅度達2.3%,在亞洲排名第3,僅次於新元(淨升值5.7%)和泰銖(升值3.3%);反觀日圓表現最差,這期間淨貶值14.1%。
影響商業規劃
李興裕說,令吉有持續走強的跡象,自美聯儲2022年開啟升息周期以來,令吉更是區域第3強勢的貨幣。
“我們看見令吉走強的潛力,但認為令吉穩定性更重要,因為過度波動將影響商業規劃和決策。”
他今日在《大馬季度經濟追蹤(7至9月)》報告的媒體彙報會上,如此表示。
李興裕指出,令吉的穩定性能反映出經濟的強勁,並讓人們感受到經濟正在複蘇與改善,逐步建立信心,從而鼓勵更多的投資。
盡管全球面臨下行風險,潛在風險包括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地緣政治衝突及經濟不確定性,但他認為,我國的內部引擎已開始啟動,並在更多投資的支持下越發強勁。
不過,他建議政府推行任何政策時,應提升投資環境。
上修今年增長預測
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上修了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預測,從之前的4.5%上修至5.4%,並預計明年的經濟增幅可達5%,反映內需持續成長、私人投資增加和出口改善。
李興裕說,穩定的國內開銷、更高外需推動出口、全球科技上升周期,以及旅客支出強勁, 是推動經濟的主因。
除了這些因素,他預計,隨著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走強,今年的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全年增長率可達6%(從4%上修)。
他說,今年和明年的通脹前景風險,包括補貼合理化和價格管製的影響、全球商品價格波動和投入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受到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氣候變化導致的幹擾,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後的政策變化所影響。
他指出,由於通脹存在上行風險,預計國行今年至明年上半年將維持隔夜官方利率(OPR)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