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雪州万挠新村金英坛做诞热闹非凡,戏台下,一名牵着妈妈和奶奶的手,前来看戏小男孩被台上粤剧演员华丽炫目装扮和唱腔功架迷住。当时,他未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站在台上唱戏主角。他便是马来西亚知名粤剧文武生、万挠名伶——刘振南。
从前,每年农历7月和逢神诞是华人聚居的城镇小地方最热闹的时节,地方神庙搭起戏台,请粤剧团来演酬神戏,居民扶老携幼来看戏。耳熟能详经典剧目,大人听得如痴如醉,小孩似懂非懂,但就算听不懂,也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刘振南,本名刘燊南,1965年出生,成长于万挠新村。村里的金英坛一年两次神诞都会请来粤剧团,他记得最早4岁时,就被妈妈和外婆带去看“大戏”。年纪小小的他被戏台上的文武生、花旦深深吸引,总会在课余时间模仿粤剧人物,拿起扫把棍、身披毛巾咿咿呀呀地“演戏”,广东大戏悠扬余韵深深烙印在他童年记忆里。
年近三十入行圆梦
1977年,刘振南从万挠三育小学毕业。从小迷恋粤剧的他, 尽管十多岁已早早踏入社会,在吉隆坡某茶室当“咖啡仔”,而后在建筑工地当工人,粤剧依旧在他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不景,因建筑行业衰退没工开,转做送货,已29岁的刘振南仍未放下对粤剧的热爱,跟友人到吉隆坡苏丹街人镜慈善白话剧社学唱戏。后来,在一次社庆演出中,他结识了马来西亚粤剧之母蔡艳香师傅,随即拜入其门下,成为蔡师傅入室弟子。
1991年,刘振南加入蔡师傅的艳阳天剧团,正式踏上粤剧表演的道路。最初,他只是扮演一些无台词小兵角色,但随着表演经验的积累,逐渐获得了演出更多不同角色机会。他记得,参演的第一出戏是折子戏《江山锦绣月团圆》。当年,吉隆坡金河广场和香港商店都会请粤剧戏团登台演出。
成耀眼之星
十多年前,刘振南的名字开始成为剧团“挂头牌”,并被绣上了剧团红幕。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艳阳天剧团的第一男主角。后来离开艳阳天剧团,刘振南的艺名是怡保新龙凤剧团粤剧前辈卢剑锋特地为他改的,寓意他能以歌声“威振南国”,成为粤剧界耀眼之星。
2003年,刘振南更得到香港著名文武生陈剑烽的指导,表演技艺大大提升。这一阶段的历练,为他打下了坚实文武生基础,更获得“玉喉文武生”称号。当文武生最重要是札稳根基,二十多岁才入行不及从小练起,除了师傅指导点拨,他更得靠自己勤练苦学,每日练功走圆步、踢腿、练唱,迄今不敢松懈。大多文武生到了五十多岁,因声线身形变化转做丑生,马来西亚文武生一哥邵振寰25岁出道演到八十多岁,刘振南要以他为榜样。
为了配合剧团工作,刘振南多年前迁往怡保定居,现在吉隆坡做生意,并随剧团到各地演出,但对于家乡依旧情感深厚。每逢万挠庙宇神诞,若剧团受邀表演,他必定回乡登台,以粤剧致敬家乡。
历经疫情东山再起
新冠疫情期间无戏可演,为了生存,刘振南只得去帮朋友“捧”云吞面,也在车行洗车,跟外劳一起打工。后来,他向友人学煮面,在茶室租个摊档,当小贩卖煲仔面,生活慢慢稳定下来。
疫情无戏可演,过一日是一日,久盼终等到戏台重开。刘振南开心回归,加入叶艳芳组班的“庆新声粤剧团”接戏演出。化妆穿上华丽戏服重新登台,开腔唱戏,他马上变成另一个人,重新找回生命热情。
往日,锡矿业、木业、橡胶业繁荣,大城小镇新村华人多,神庙戏台演出邀约多;如今,大马华裔人口减少,曾经兴旺行业已没落,时代转变导致粤剧也渐渐式微。
过去出埠演出,四十多人团员坐满一辆巴士,剧团班主请“伙头将军”来包伙食。如今剧团规模大缩减,也不再有“大镬饭”吃,欲靠演出费和津贴养妻活儿甚为艰难,年轻一代都不愿入行。
现有的本地粤剧演员和乐师加起来只剩四十五人,缺乏新血,后继无人。身为马来西亚现存唯一男性文武生,刘振南感觉无奈但亦理解,毕竟时代不同了。从前好景时,戏迷捧场出手打赏银纸牌,一晚可能收获两千块钱,现已成绝唱。疫情前收入尚算不错,维持生活不成问题,疫情停止演出3年,积蓄花得七七八八,他感叹道:“做这一行难赚钱,继续做下去全为兴趣。”
蜡烛两头烧仍屹力不摇
近年粤剧演出不如从前多,一般正月二月开工,三四月淡季,农历六月到九月是高峰季节最多戏,十月时有时无。当一有演出,刘师傅面档就暂休一星期,熟客只要看到摊档没开,就知道他演戏去了。
今年农历六月,霹雳金宝双溪古月莲花庙神诞演4天,观音诞在雪州吉磷新村观音堂酬神演3天,接着八月在雪州乌鲁冷岳演4天,九月金宝观音诞,几乎每月都有演出。
为了兼顾演戏和面档,刘振南生活作息颠倒,随着年纪增长,对身体和精神的挑战越大。演出时,白天没戏,可睡迟一点,养足精神,下午3时烫衣,准备当晚演出更换的3~4套衣服,傍晚6时开始化妆,夜场时点开锣演到11时,落完妆更衣,午夜12时吃宵夜,凌晨1时上床休息;而经营面档,每天清晨4时,就得起身去巴刹购买食材熬汤,准备开档做生意,一直忙到下午3时收档,4时回家休息,7时吃饭,晚上8、9时早早上床睡觉。
刘振南试过结束外埠演出,连夜赶回吉隆坡,次日一早熬汤开档做生意,但常精神不济、力不从心,感觉随时会晕倒。现在,他宁可赚少点钱,演出回来定要睡够、调整好身体才开工做生意。
兼顾演出和生计,蜡烛两头烧,辛苦也要撑下去,毕竟热爱唱戏。不甘心将华美戏服束之高阁,为满足戏瘾继续演,就得自己在理想和现实之中找到平衡。
粤剧迷镜头留影
槟城粤剧迷卢志兴(Derek Loo)从小热爱看戏,中学时期更是“着魔”,一开始喜欢粤剧演员造型,后来是喜欢粤剧的文学性。学校写作文时,他都会套用粤剧歌词、台词。做为忠实戏迷,只要一有机会,他都不错过槟城和霹雳各地的粤剧演出,并以摄影镜头记录戏台上各名伶风采。
以下为卢志兴记录2023年槟城大山脚伯公埕神诞、槟城四坎店牛皮塘街区庆赞中元庆新声粤剧团演出的剧照。齐来欣赏镜头下,粤剧名伶刘振南的风采吧!
文武生
文武生是粤剧中独有行当,是生角的一种,由小武、小生合并而成,负责表演文戏,以及参加武打场面。由于要能文能武,对演员要求很高。香港粤剧界著名男性文武生有(新)马师曾、麦炳荣、林家声和罗家英等。现代粤剧有很多“女文武生”演出,为了让身材变得魁梧,常在戏服内加穿棉衣,高高的文武鞋也协助塑造昂藏七尺将帅形象。著名香港女性文武生有任剑辉、龙剑笙、陈剑声和盖鸣晖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