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世界十大撤稿大国”地位非常巩固,分别被《科学》和《自然》期刊在2018年和2023年“认证”各一次。(详见2023年12月《自然》期刊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974-8 ;2018年10月《科學》期刊文章;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v8384 )。
撤稿这种问题,环球比比皆是,唯独亚洲学术界异常严重。其原因应是“学术发表”文化源于西方,亚洲学术人员一般不注重发表论文,语文也是障碍之一;在千禧年代前,甚至有学者称我国大学充斥“朽木教授”(deadwood professor),大部分教授都没什么研究成果可发表,每天行尸走肉教书混日子。
后来2004年来了个Times Higher Education-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世界大学排行榜,2010年该排行榜一分为二成为 QS和THE世界大学排名,那年代“学术发表”文化才开始有了些生气。
这是喜事,毕竟大学排名把“朽木教授”逼得爬起来做研究、写论文了。
那些年,能发表在高端期刊是天大喜事,很“光宗耀祖”的事。
始料未及的是,经过几年大学排名公司的催眠,亚洲区域大学纷纷玩起了排名游戏,把教学和其他更重要的大学任务,置之脑后。
首先,不管QS、THE或其他世界大学排名,都不可能对教学素质提出有效教学评量;那些号称把教学素质放进排名评估的排名系统,统统是糊弄大众的胡话。
大学高层为提高排名位阶,尤其是QS这种广受亚洲大众欢迎的排名,纷纷迎合它的指标,即便“符合指标”并不代表教学水平提高;比如,为提高“国际教员比例”(5%)和“国际学生比例”(5%)分数,大学规定必须招到某些外籍教授和学生。
看哪一国月亮
月亮是不是外国的圆,那得看是那一国的月亮;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当绝大多数我们招到的外国月亮,多是那些相对落后国家的教员/学生,或者是学术水平相对差、在各自国家被淘汰的某些国家教员/学生,教学相长定律下,你说这种“国际”指标分数的提高,对教学素质有什么帮助?
再来,许多大学“玩弄”伎俩提高“发表”相关分数,比如文章数目、论文引用率等。为提高分数,高教部要求各大学增产论文,大学高层纷纷提高教授年度KPI门槛,层层按压下来的结果,就是教授们得每年发表若干论文,不达标就在升职等方面吃亏。这“重量不重质”策略虽立竿见影提高排名分数,却产生了学术界的一种怪胎:“论文欺诈”。
剽窃、造假数据、捏造成果、免费联合署名、不道德研究,都是亚洲国家常见学术不端行为,也是论文被撤主要原因。这源于一些教授使用欠缺出版道德的撇步,来提高论文产量。(详见2023年11月“世界十大论文极端高产大国”(包括我国)报道 (https://doi.org/10.1101/2023.11.23.568476 )
世卫停掉研究
“极端撤稿”和“极端高产”的普及化趋势,正始于高教部2010年后“鼓励发表”、冲高大学排名的年代。
撤稿有什么问题?问题可大了,牵涉方方面面会影响生老病死。
比如2020年疫情时候,美国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Heart and Vascular Center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研究人员,因使用Surgisphere病人数据,说用抗疟疾药氯奎(Chloroquine)和羟氯奎(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病,可能会提高死亡率;研究被发表在医学期刊《Lancet》,却被医学界质疑数据可靠性,逼得作者们撤了文章。
当时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这篇文章,把全球羟氯奎的新冠病毒研究,全都停掉;但撤稿后,世卫马上重启研究。
倘若我国医学、药物、工程、农业、教育等研究论文,都充斥这种有诚信问题、不可靠的内容,那我国将面临一个很可怕、很不安全的未来。
包括去看病时候,都要张望一下,看看医生是不是来自这些撤稿特严重、学术诚信有问题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