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訊)教育部今日發布屬下學校及教育機構校服上佩戴“輝煌條紋”(國旗)徽章常見問答錄,並強調佩戴國旗徽章是為了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學生不會因為不佩戴該徽章而受罰。
根據該常見問答錄,教育部推行這項佩戴國旗徽章措施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並非為了懲罰任何一名學生,而該部早前發布的通告(SPI 3/2025),也是為了確保這項措施根據程序和指南進行。
該問答錄也闡明,除了培養愛國精神,這項佩戴國旗徽章的措施也將提升學生紀律,以及對國家感到自豪和尊重。
問答錄也闡明,教育部將在2025/2026學年開始,通過各學校免費派發2枚國旗徽章給每名學生。
“這項措施將從4月21日起分階段實施,國旗徽章為別針徽章(pin batch)種類,佩戴方式簡易。”
根據問答錄,教育部規定所有國旗徽章尺寸統一為長5厘米、寬2.5厘米,徽章主顏色——藍、紅和黃色也必須依據國旗指定的色調,尺寸、形狀、顏色及佩戴位置不得更改,若徽章損壞或褪色,須及時更換。









問答錄也解釋,無論是學前(pra sekolah)校服、學校T恤、女生馬來校服(Baju Kurung)和藍裙校服(pinafore tunic)、頭巾(tudung)、運動服、峇迪衣服、製服團體的製服、特殊製服,以及技職教育企業襯衫的國旗徽章,其位置必須在衣服上方,即佩戴名牌和校徽的另一側,並必須與名牌並排。
根據教育部發布通告,從4月21日起,所有隸屬於教育部的學校及教育機構的學生,必須在校服上佩戴“輝煌條紋”(國旗)徽章,這一新規定適用於所有政府學校、政府資助學校、預科學院及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