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哪吒的形象和故事被廣泛塑造和傳播,尤其是在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等作品中,正是小說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所以明代之後的神靈也常被稱作“小說神”。
哪吒的形象多樣,在道教中被稱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火輪天王、太子爺、三太子等。
檳城有眾多華人廟宇供奉哪吒為主祀神,本期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檳城八條路網寮顯明壇李府中壇元帥,這尊供奉超過120年以上的金身,由來都不稱為哪吒公、三太子,而被喚作“小兆”(xiao tiao)”。
據知,這位統領天兵天將,在廟會遊行中,經常走在大隊前方,驅邪除魔,擔任開路先鋒的中壇元帥,平時都不在廟內,隻有在每年農曆十月初十壽誕時才會蒞廟。





(拍攝:程文慧)
顯明壇理事會總務王廣億(61歲)向《中國報》透露,其父親在世時,中壇元帥的金身曾經“失蹤”,後來在霹靂州和豐尋獲,理事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神尊迎請回壇。為免金身再次被偷,廟方決定再雕刻一件副尊作備分,此副尊被稱作“大頭哪吒”。

他認為,從神明的角度來看,祂可以有很多分身。
常擔任開路先鋒
他說,現階段,壇壁上隻有被香火薰黑的中壇元帥符牌。真身則在中壇元帥寶誕時,或寶福社大伯公花車遊行時,才會被請出來。
他說,“小兆”意指小孩子,哪吒生下時,相貌非凡,就預示著祂的不凡命運。“祂曾經在1988年7月31日舉行的檳城廣福宮觀音菩薩60年巡境大遊行中充當開路先鋒,與此同時,每隔12年寶福社大伯公花車遊行時也是充當開路先鋒。”
他透露,當年元帥曾托夢於創廟人,指示會有一塊香木漂浮在八條路網寮海域上,大家要把香木打撈起來,然後委托木匠雕刻其金身供奉在廟裏。金身完成後,再請張天師開光,就是今天顯明壇中壇元帥的真身了。

近半村屋燒毀 廟無損
依據顯明壇中壇元帥香爐上刻著庚子11月24日,顯示該壇成立於公元1901年1月14日,至今已有124年悠久曆史。王廣億說,顯明壇最初是建在海岸上的一間亞答屋,海水在橋底下流過,成立宗旨乃是濟眾救世。
2000年7月,檳城八條路網寮遭火魔肆虐,近乎一半的村屋被燒毀,奇跡的是,矗立在中間的顯明壇隻有左邊一部分受到波及,部分神像也受到影響,然大致上整間廟毫發無損。
回憶起顯明壇的曆史時,王廣億說,當年顯明壇問事時,隻得一張木板壇,每到乩童問事那天,都會出現長長人潮,甚至達官貴人也會摸上門,尋求指點迷津。不過,現今已沒有提供問事服務。
他補充說,中壇元帥的聖誕原本訂在農曆9月十五,但是該壇征得神明的同意後,改訂在每年農曆十月十五舉行酬神活動。

三頭六臂 英勇善戰
據知,中壇元帥尤以英勇善戰,三頭六臂,腳踏風火輪,一馬當先,扮演衝鋒陷陣的角色出現。在《封神演義》中,他是薑子牙伐紂的重要戰將,屢次打頭陣,因此被稱為“開路先鋒”。
擁有超過兩甲子的顯明壇內的曆史文物和兵器法寶眾多,包括紅櫻槍、乾坤圈、開封劍、印章、神轎、肚兜、紅柑、繡針球、鑼、鼓等,職是之故,該壇平時沒有對外開放,隻有在年度神誕時,才會大事慶祝。
王廣億也說,除了中壇元帥之外,當年建德堂(現為寶福社)遭英殖民政府援引1889年社團法令諭令解散後,堂內的大伯公祭拜物件被分配到5個地方供奉,其中大伯公金身被分派到顯明壇。
“這之後,但凡建德堂屬下的福建廟宇舉辦任何宗教慶典,例必由顯明壇中壇元帥及金鼓隊開路,以傳承先輩們留下的文化傳統。”

聖像自動轉向望海
另一方面,在檳城五條路南海壇,也供奉著一尊哪吒3歲時大顯神通的寶像。據說,南海壇的地理位置面向東南方,神案上的哪吒三太子的聖像在安奉時沒有面向大海,隔天廟方人員發現三太子的頭像已自動轉向望海了,令人感到嘖嘖稱奇。
哪吒鬧東海的故事裏講述哪吒在東海嬉水時,與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發生衝突。哪吒使用乾坤圈打死敖丙,並抽其龍筋,闖下大禍的傳奇經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