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大講堂 > 評論

會員專區

甄子曰專欄

會員文

看好文

文 文 文

看好文|甄子曰專欄:旁觀他人痛苦

甄子曰 ChinCheeKuen 眾聲 評論
甄子曰 ChinCheeKuen 眾聲 評論
甄子曰 ChinCheeKuen 眾聲 評論
看好文|甄子曰專欄:旁觀他人痛苦
看好文|甄子曰專欄:旁觀他人痛苦
+15

緬甸當年解除對翁桑蘇姬的軟禁,讓人看到希望,外資大量湧入,經濟蓄勢待發,西方專家預測,緬甸將成為亞洲小老虎,後來一再走錯路,再回頭已是一身殘。

緬甸天然資源豐富,中國還處於大饑荒死了千萬人時,緬甸已是全球最大稻米出產國,經濟與司法製度漸上軌道。

諾貝爾和平獎之光在這片國土上閃耀。聯合國秘書長之職早有緬甸人擔任過。緬甸政府推行工業化政策,一度讓世人看到這個亞洲崛起的新星。

然而,軍方發動政變,“軍主立憲”讓百姓的希望變失望再成了絕望,改革開放道路停停走走,一錯再錯。

已持續4年的內戰,超過300萬人流離失所,數十萬人因毀滅性的戰爭,而無法獲得基本的食品和醫療援助。


今天的緬甸,套用一句古詩可概括──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緬甸發生8.2級強震,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模型推估,罹難人數破10萬的幾率達36%,隔絕於世的緬甸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援,可見災情不堪設想。

自軍事政變爆發以來,緬甸軍政府已成斷臂之士,失去對超過半數國土的掌控。大馬人提起緬甸先想到KK園。緬甸長期不穩定,對本區域國家的安全形同一種威脅。

美國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旁觀他人痛苦》一書中探討了戰爭、暴力與影像之間的關係,點出“觀看暴力場景可能激發同情,也可能助長冷漠,甚至煽動暴力本身。”

這正是緬甸式漩渦。緬甸在我們的眼前倒塌,激發了我們有限的同情,同時助長了更冷更長久的冷漠……

更多子曰評論點擊甄子曰專欄

高興
高興
6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1
悲傷
悲傷
2
關懷
關懷
0

會員專區

甄子曰專欄

會員文

看好文

相關文章

王筠婷:把話聽完

香港水警與海關聯合執法  檢獲市值逾456萬私煙

吳偉才:英國留學之往事

美國對等關稅|不滿遭美國加征高關稅 中國:已向WTO提訴

法國企業家收購 Tupperware迎來重生

以巴衝突|哈馬斯願釋放餘下59名人質 換以軍撤出永久停火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