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城市清潔靠公民意識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沈俊榮:城市清潔靠公民意識

大馬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預計我國明年將有24個城市升級為“清潔城市”,為朝向2020年“清潔國家”宏願邁進。



該機構總執行長拿督阿都拉欣透露,今年已有5個城市,即彭亨北根、柔州麻坡、吉打浮羅交怡、森州林茂及布城,率先被列為清潔城市,並將成為我國清潔城市的“指標”。

若24個城市成功晉級“清潔城市”,我國各地明年就有至少29個城市,足以被封上“全馬最干淨、衛生城市”稱號,外國遊客到這些城市觀光,基本上不會看見垃圾落地、溝渠阻塞或臭味四溢現象。

為確保“清潔城市”達標,大馬固體廢料管理機構特別發動“鷹眼行動”,安排官員駐紮在被列為清潔城市的地區,以銳利“鷹眼”監督當地衛生情況。



筆者不知道目前被列為“清潔城市”的5個先鋒城市,在衛生情況方面是否比之前更理想,但我國各城市清潔狀況的確有待當局加強“火力”,全面提升。

不久前到台灣出差,筆者發現一個奇觀,即街頭上幾乎找不到垃圾桶,喝完飲料想丟掉紙杯,卻遍尋不獲垃圾桶。筆者為此詢問台灣友人,他們也無法解釋為何街頭巷尾難找到垃圾桶的現象。

加強教育宣導

但令人驚奇的是,即使只有特定地點如捷運站,才難得看到垃圾桶,但台灣人都有良好公民意識,盡量做到“垃圾不落地”;不像我國,就算店前屋前都有垃圾桶,垃圾還是到處亂丟,街頭巷尾看見垃圾桶的同時,也不難發現散佈滿地垃圾。

推動環保、綠化、減碳是城市發展進步的象征,我國今年9月1日開始強制垃圾分類,這是好的開始,雖然起步慢了一點,但只要當局認真執行,加強教育宣導,要實現“清潔國家”宏願,並非“不可能任務”。

減少垃圾、推動環保,問題在于個人,而不在于準備多少個垃圾桶或實行什么嚴刑厲法。如果個人公民意識不提升,再多的口號、再重的刑罰,也未必起到實際效用。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