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頻道.隔代有代溝引致多問題 教養孩子別丟給祖父母(上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聞搜頻道.隔代有代溝引致多問題 教養孩子別丟給祖父母(上篇)

報導 : 許雅玲



現代華人家庭中,年輕父母,因為出外工作、離婚、惡意遺棄、未婚懷孕、服刑、再婚,或者沒有經濟能力等情形,讓祖父母擔負起照顧和教養孫子女的重擔,情況有一路攀升跡象。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郭洪國雄坦言,祖孫之間本該只是含飴弄孫的關係,子女教養,最好還是父母來承擔!

隔代教養造成的家庭和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不關注和處理,便會惡性循環!



在人口大國中國,父母把孩子留給(外)祖父母撫養,已構成嚴重社會現象,平均5個中國兒童中,就有一名是留守兒童!

把場景拉到美麗的寶島台灣,年輕一代把孩子留給父母養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台灣的隔代教養問題還不棘手。”郭洪國雄說,歸納起來,比率最高的是,父母外出工作,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爸媽照顧。其次,父母離婚,變成單親家庭,其中爸爸或媽媽要工作養家,所以把孩子託給父母親。再來是喪偶,其中一方死掉,也是因為要工作,把孩子交給父母。

當中,喪偶和離婚,可能發生遺棄,比如說,老公死掉,媽媽跑路,孩子被遺棄。

“接下來,未婚生子,孩子丟給父母養,這不到10%。還有就是外配,他們的生活困境更多,語言不通……外配(外國新娘)拿到台灣身分證,受不了長期被先生家暴,有時候公婆不諒解,忍痛丟下孩子,自己走掉。”

最后一種原因是孩子的父母都在,但無法照顧孩子,可能是智障缺陷,肢體殘障,沒法工作;只因阿公阿嬤要兒子傳宗接代,找不到台灣女子,便讓兒子買賣婚姻,娶外配。

“外配嫁來台灣前,都不知道先生是長什么樣子。她們飄洋過海嫁人,便是想過更好生活。嫁來后跟想像差很多,生下孩子,受不了苦,跑回老家,孩子留在台灣,父親沒有能力照顧孩子,重責大任就落在阿公阿嬤身上。”

傳統有好有壞

台灣有部紀錄片《阿祖的兒子》,拍攝鄉下的阿祖(奶奶的媽媽),隔代又隔代教養的故事。阿祖的女兒,18歲就到城裡工作,之后下落不明。兩三年后,女兒抱著小女孩回家:媽媽,我要工作,你幫我帶外孫女。

好不容易,阿嬤養大外孫女。16歲的外孫女到城裡工作,又失聯,過了兩年帶著兒子回來說:“阿祖,我要工作,外曾孫子託給你。”

阿祖把自己的女兒帶大,把外孫女帶大,現在還要帶外曾孫子。這個孩子有很多很多問題,如行為問題、語言問題。通常,阿祖阿嬤教育程度不高,造成外曾孫子6歲才上幼兒園,9歲才讀小一。

“祖父母管教小孩的方法非常傳統。雖然,傳統不一定不好。但是老人家的打罵教養,罵得難聽,打得很兇,這樣子用羞辱語言來管教小孩的傳統,只會阻礙孩子的身心發展。”他說。

語言和觀念有代溝

“鄉下隔代教養的小孩,會有語言溝通障礙。他們學習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遲鈍,因為祖父母在家裡,不會跟孩子有很多說話,孩子不是做白日夢,就是忙著打機。而跟爸媽生活的孩子,爸媽一直講故事,並且,孩子牙牙學語時,就一直跟孩子對話。孩子聽得多,學得快,語言能力自然比較進步。”郭洪國雄說。

幼兒階段,阿公阿嬤會覺得跟小孩子講話很無聊,小孩天馬行空及無厘頭,老人家聽不懂,自然不想講。到了青少年階段,他們慣用俚語和行話,阿公阿嬤沒聽過,自然無法溝通,造成不只觀念有代溝,語言上也有代溝!

婆媳易衍生衝突

一些父母,白天要工作,將孩子託付給阿嬤,晚上帶回家照顧。

郭洪國雄說,這種隔代教養,情況好一點。只要老人家態度開明,就不會發生媳婦看不慣婆婆帶孩子方式,產生衝突。畢竟,婆婆會不滿:你要我帶,意見還這么多,管東管西。

最簡單的衝突是餵食,年輕爸媽重視衛生,不希望老人餵食時,先把食物咀嚼一輪,再給孩子吃。

“有一對年輕夫妻,將孩子交給公婆帶。下班接孩子,一打開門,看到婆婆求孩子吃東西,拿著碗追著小孩跑。媽媽便跟家婆說:他不想吃就不給他吃。小朋友想法是,現在不吃,等下阿嬤會拿好東西給我吃;年輕媽媽觀念則是,餓他一兩餐,他就不敢放肆。可是老人家非常不捨孫子挨餓。”

隔代教養,又衍生婆媳衝突。

有失敗也有幸福例子

隔代教養家庭,失敗例子比較多,但也有例外的幸福。

阿祖非常窮,祖孫住在傳統菜市場的夾層上面,走三分鐘才到公共廁所。冬天攝氏8度的天氣,日子更難過。在困苦環境中,曾孫女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力爭上游,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

難能可貴的是,阿祖有糖尿病,還是貼心的曾孫女幫阿祖注射胰島素。即便生活辛苦,祖孫沒有怨天尤人,阿祖頻說:外曾孫女是天公送給我的最好禮物!

郭洪國雄家隔壁,有個阿嬤帶著小四孫女,躲開酗酒父親,寄人籬下生活。

“孫女頭腦發育不是很好,也不愛讀書。阿嬤種菜,一包10元,孫女沿街賣菜,很快賣光,因為有禮貌,一句‘阿姨好叔叔好’,街坊都很捧場。她的文化刺激少,但是,出來賣菜就是一種刺激:學會數學和人際關係。相信她會成為貼心的孩子。”

不捨得打不追究功課

輔導經驗豐富的郭洪國雄透露,隔代教養有6大問題。首先便是教養問題,老人帶大兒子和帶大孫子的方式很不一樣。很多年輕父母反映,小時候,爸媽管得兇,打得很兇,可到了阿嬤帶孫子,阿嬤都捨不得打。

阿嬤疼孫子勝過兒子,造成孫子予求予取。阿嬤節衣縮食,來給孫子用又成問題,變成孫子不怕阿公阿嬤,到了青春期,孩子沒教好,想要糾正回來的難度更高。

“阿公阿嬤不識字,孫子家課有寫沒寫,不知道;幾時考試也不知道。換成爸媽帶孩子,每天去學校接孩子,必定追著老師問:今天我孩子表現如何?功課有沒有寫?成績有沒有進步?如果阿公阿嬤帶,這些就省了,只要孩子乖、吃飽、平安就好,不關注孩子在學校學到什么。”

過分溺愛反害了孩子

“說到隔代教養的價值觀。孫子會覺得為什么很多玩具,跟爸媽要不到,跟阿公阿嬤就要得到?如果祖父母家庭環境不錯,他們都會輕易滿足孫子的物質要求。”郭洪國雄坦言,鄉下隔代教養家庭都很窮,孫子到學校看到玩具,眼睛就亮起來。小孩沒有所有權的觀念,不是我的,不可以隨便亂拿。

愛不釋手就順手牽羊,這是嚴重問題,長大以后就變成偷。可是,當老師跟阿嬤講時,阿嬤馬上護短:“哎喲,借他玩一下,又不會死……”實際上,沒有經過同意不問自取,那不是借。

“說到文化刺激不足。阿公阿嬤書讀得少,只是井底之蛙,不懂外面世界發生什么事情,白天把孫子交給老師,晚上把孫子交給電視。可是,爸媽帶孩子,就會給孩子很多刺激,學這個學那個,孩子還小,就講故事給孩子聽,帶來很多文化刺激,促使孩子大腦發展充足。”

財力體力不容忽略

回到現實的體力問題,年輕力壯的爸媽,跑得比孩子還快,但阿公阿嬤拄著拐杖不靈活,遇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一直往前衝,只能急個半死。

“有時,我在鄉下地方,一閃眼,孩子就跑到馬路去。阿公阿嬤聲音比動作快,只聽到他們大喊:危險!車子。可是,光是大吼大叫,已來不及。父母帶孩子,在體力上,肯定比老人略勝一籌。”

再談財力,除非老人家是有錢大地主,那他養十個孫子都沒問題。現實是,隔代教養都是惡性循環,父母在鄉下賺不到錢,這是家庭環境本來就不好,然后把孩子的養育重責大任丟給阿公阿?。

假如經濟不匱乏,就算文化刺激不足,還可以把小孩交給安親班或幼兒園來栽培。可是,阿公阿嬤都吃不飽,不可能有多余錢栽培孫子,只能放任小孩放牛吃草,自生自滅。

隔代教養6大衝擊

1 . 管教方式落后
2 . 價值觀有偏差
3 . 文化刺激少
4 . 語言溝通障礙
5 . 財力問題
6 . 體力問題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