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新村是英殖民地政府時期緊急法令下的產物,再加上后期的重組村,全國目前有613個大大小小的華人新村,是華人過去多年的主要聚集地。
無論華人當年是在什么情況下被迫遷或搬遷到這里,經過歲月洗滌,華人新村已是華人不可切割的歷史和落地生根之處。
因採訪關係,筆者早前到訪霹靂州一個小小華人新村──仁丹新村,全村有千人,但華人卻僅占約200人,即約50戶家庭,而這些留在新村的村民,主要是無工作能力的老人和小孩。
華小涵蓋5大民族
留在村內的少壯不多,都是基于情意結而堅守新村家園,為數不多的少壯為新村和華教的發展四處奔波和苦撐,新村內的華小其實已不再是以華裔學生為主,而是涵蓋5大民族,包括華巫印、原住民,甚至泰裔的學生,成為真正一個馬來西亞學校的象征。
仁丹新村在80年代前曾輝煌一時,因附近的礦場吸引不少外來者,但后期因礦場沒落,人們為了生計而逐漸搬離,從數千人人口變成今日的淒涼情景。
看著依山而建和美麗的仁丹小村,空置的新村屋都出租給外勞,華人新村變為“外勞村”,令人不勝唏噓。
想起多年前曾採訪雪蘭莪州的沙叻新村,新村前是車水馬龍的主要大道,但在高大宏偉的新村牌樓后,卻是人去樓空,同樣只留下老人與小孩的“老人村”,村內不少孤苦老人獨居,情景堪憐。
這些華人新村的沒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新村,尤其是偏遠的華人新村,都面對人口嚴重外流,無以為繼的窘境和苦況。
政府撥款杯水車薪
政府雖然每年有撥款給華人新村,但每年數千萬令吉的撥款再平分給全國數百個新村,確實是杯水車薪,根本滿足不到各新村的發展需求。
當中也有政黨為華人新村的發展努力,如馬華的城鎮化新村方案,以當地農產品、美食和景點等來發展打造成旅遊景點,為村民及國家帶來經濟效應,也是一個很好的未來走向;但若沒有良好基本設施的景點,也無濟于事。
基于撥款不足,當局也只能選擇性發展一些新村,不能達至“村村皆有”的情況,在政府沒有重大或大規模的發展計划下,不少新村的基設發展還是停滯不前,日漸式微。
全國大選將至,或許,只能期盼有“大糖果”拋到華人新村中,有足夠撥款和發展藍圖,讓華人新村活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