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放棄報考華文,就等于放棄了一項學術上的優勢;不僅如此,若這問題惡化,未來會進一步打擊到國內華文教育水平。
其實這一問題存在已久,教育界和學生普遍上都有“華文難考”的觀感,學生寧可選擇放棄報考;幾年前就曾有巴生谷一間國民中學的686名學生報考華文,竟然沒有一人拿A+,讓教育界嘩然。
2016年剩284
而今,我國教育界再傳出報考華文科人數大減的問題,這一次是發生在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考試(STPM)的華文科,報考華文科的學生人數持續下跌,從2013年的550人,跌到2015年的275人、2016年的284人,令愛護華文者憂心,長此下去,沒有考生來源,高級教育文憑考試(STPM)的華文科會滅絕。
據了解,考生想要進入政府大學深造,為了避免華文科成績拉低總積分,而影響他們在政府大學的科系選擇力量,因此不報考華文科。
不僅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考試,就連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也出現報考華文的學生人數逐漸減少的現象,不禁令人擔心。
教育界人士和教育部,都必須正視此問題,因為報考華文科人數下跌,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當局應該認真的找出問題的根源,不讓問題惡化,並要採取行動,讓學生恢復對學習華文和報考華文的熱忱。
對症下藥
在不犧牲華文考試水平的情況下,教育部和國內教育界人士,應當採取實質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包括分析華文科難考難考到好成績的原因,是學生水平問題?是華文考題過于深奧?是考制的門檻過高?若是后兩者,則原因何在?這些問題都必須先搞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華文科難考並不是一個偽問題,而是切實存在,當局在掌握了問題根源后,必須馬上採取有效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