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拍片奢侈走向大氣度!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拍片奢侈走向大氣度!

特約:子若
圖:連國強、受訪者提供



今日登場
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周兵
周兵認為,拍攝一部紀錄片猶如製作一件精緻的手工藝品,需要融入許多人的個性、情感,以及對藝術感知的不同理解。

在剛過去的這個四月,你如果出席了在吉隆坡會展中心的
《大馬行:南洋華人歷史與未來的對話》講座會,席間,必定對大型紀錄片《下南洋》總導演周兵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不知你是否知道,他是中國為數不多可以用“奢侈”方式拍攝紀錄片的導演?

周兵是中國知名大型紀錄片導演,用在他身上的“奢侈”指的是拍攝時間之長,牽涉地點之多,涉及題材之廣,投入拍攝資金之大,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在周兵的拍攝紀錄當中,曾用了整整4年時間拍攝《敦煌》,于2005年播映之后,得到觀眾熱烈的迴響;對歷史和藝術史深感興趣的他,在執導紀錄片《故宮》,深入故宮的深宅大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廷建築、館藏文物,講述宮闈內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為了重現上海外灘如何在一百六十多年來從泥灘變成外灘,他執導的紀錄片《外灘》就耗資了1300萬元。

耗時5年 跨洲訪百城

在經歷了豐厚與札實的磨練后,在這一部全面反映兩千年前華人下南洋,遠離故土在世界各國漂流發展的10集高清紀錄片《下南洋》中,以周兵為首的製作團隊,前后總共走了訪9個國家並跨越亞洲、歐洲等上百座城市,耗時5年製作而成。

周兵的紀錄片長征路可說是走得一步一腳印,套用其好朋友、中國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所用過的字眼,這是需要經年累月對經驗的漂亮打撈,迄今,才能得到業界與觀眾朋友的致敬!

周兵拍攝及監製過的紀錄片上百余部,包括《記憶》、《梅蘭芳》、《當盧浮宮遇到紫禁城》、《台北故宮》、《周恩來》及《干將之劍》等。這些紀錄片為他帶來不少榮耀,先后3次榮獲中國紀錄片年度導演,作品多次榮獲金鷹獎、白玉蘭獎、金熊貓獎、星光獎等數十項國家級以及國際性獎項。

時勢造英雄 遇上大時代

在講座會舉行前的那個午后,跟周兵在其下榻的酒店聊了起來,眼前這位留有微鬚的中年男人,出生于1968年,2014年愚人節迎來了46歲的生日。

據中國媒體報導,1980年代前中期就讀于蘭州一中時,周兵的成績平平,歷史卻是他成績最好的一科。想當然爾,當時的小周兵自然未曾想過自己長大后,會成為中國天津南開大學的藝術史博士。

他之所以踏上這條紀錄片長征路,全賴于其成長過程中遇上了中國藝術多元化,以及文化氛圍濃郁的大時代,“我當時得以有機會接觸到來自歐洲和美國的電影,並且片種不拘一格,當中還包括了紀錄片。”

“正值那個時期,我進入了大學升造。”1987年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到蘭州招生,周兵成了2000個報名者的其中一人,經歷了初試、複試,再複試的嚴格考核過后,全甘肅錄取了兩人,而他是其中之一。

在大學裡,指導老師大量地讓他與同窗們吸取各類電影精華,他也在當時不知不覺愛上了紀錄片,從此開始了他的紀錄片長征路。

拍原生態紀錄片 像場賭博

每個人心中都有崇拜的人,電影涉獵極廣的他,尤其對中國紀錄片界最具聲望的導演之一─康健寧特別推崇,這位紀錄片大腕主要的作品《沙與海》曾經影響他至深,“這部紀錄片流露出的真實性打動了我!”

他表示,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會經歷很多東西,卻鮮少有人會去留意細微末節部分,可他卻把它拍了出來“我認為,紀錄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從真實的生活中,捕捉到不是日常認識的那個層面。”

“我仍記得,該紀錄片拍一個小女孩在沙丘上走路,這原來是普通不過的事,可是在康導演攝錄的影相中,觀眾卻看到沙子細得像流水無聲地往下流,我突然覺得如此普通的場景卻拍得如斯優美,太讓人驚嘆了!”

后來,他才從經歷中發現,拍攝當下的衝動和拍完之后的感覺,多半是不一樣,“尤其拍攝原生態紀錄片更像是一場賭博。”

他口中所指的“原生態”,指的是沒有經過特殊雕琢,存在于人們生活中的原始形態,“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攝影機鏡頭下拍到的是常態性的影目,還是在某一秒中會突出出現讓你拍到意想不到的情節,這種戲劇化的改變往往就發生在生活當中。”

“為此,紀錄片掌鏡者格外需要耐心、耐性和耐力。”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也養成了觀察入微的習慣,“例子環境的光線、擺設、位置,甚至是遠處背景的花,細微動作都會多加注意。”

打撈歲月
填補歷史空白

從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編導專業畢業以后,1991年到1993年間,周兵在蘭州電視台任編導;隨后,前往報讀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及博物館系藝術史專業的博士學位。

歷史一直都是他最拿手、最感興趣的科目,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拓寬,他發現,過去有許多歷史是空白的,“所以,我想去瞭解和知道得更多,既然拍攝紀錄片能讓我有機會把這些空白的部份挖掘出來,並且重新創作,我當然不會抗拒這份滿有意思的工作。”

肩負歷史使命

隨后,進入中國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后來的20年的歲月中,與欄目編導、特別節目製片人、總編導等結下不解之緣,拍攝出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紀錄片。

他在拍歷史紀錄片時,最大的期望是,通過大量的直接或間接史料的搜尋,經由學者專家歸納分析,以及老百姓的口述歷史,可以逐步還原歷史的真面貌,“這樣的工作是肩負使命感。”

另外,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他希望是有針對性地傳遞審美訊息,“毫無疑問,歷史有時候是殘酷,甚至有很多悲劇發生,卻在同一時間,我們可以發現美的所在,意即歷史同樣不乏其美。”

“比如我們在拍攝文化藝術歷史紀錄片的時候,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美,此時此刻,紀錄片的使命是傳遞中國式的審美。”

忠于情感 靠手藝吃飯

執導了上百部大大小小的紀錄片以,周兵曾經對外說:要當一輩子的紀錄片手藝人!這趟來馬,期待他能給我們更深層的解答。

實際上,這個說法有兩層涵義,“首先,電影工業無非就是一種工藝,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擅長應用每一種技術手段來達到目的。”他指出,這跟製作一個茶杯、茶壺的藝術家是大同小異的,都是要一步一步地把創意、流程完成,“說得明白一點,我們都是靠手藝吃飯的人。”

“此外,我認為,紀錄片跟現代工業化生產線上的商品是有區別的。”他解釋,紀錄片既不講求自動化,也不能速度化,“紀錄片這門手藝其實融入了很多人的個性、情感,以及對藝術感知的不同理解,這些元素因此構成手藝製成品的與眾有別之處。”

這門手藝(紀錄片的拍攝)的製成品不是一般的工藝品,它所需要投入很長的時間,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作。

若要拍出一部好的紀錄片,惟有把前期工作統籌計劃好,才能在之后的拍攝和剪輯中得心應手。

周兵以這次拍攝《下南洋》為例,“我們一開始對東南亞地區的歷史非常陌生,當地華人曾面臨過什么問題都不瞭解,我們用了兩年時間去瞭解,一層一層抽絲剝繭。”

為了應付這部大型紀錄片,他親自去了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荷蘭與英國等地考察,其他導演則個別赴笈其他國家。

開拓世界觀 面向全球華人

“我來了,我看了以后,完全跟我之前想像的不一樣,尤其是馬來西亞。它除了是個漂亮的國家,同時擁有跌宕起伏的歷史,華人在此地的命運是如此豐富,像一首悲喜交集的交響曲。”

一部好的紀錄片,能對人的價值觀、情感表達、道德觀念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作為紀錄片導演,拍攝過程更是對其認知態度、思想觀念有著一定的衝擊,“對我來說,拍攝《下南洋》無疑開拓了個人視野,啟發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與此同時,這一趟走進全球華人之旅,也促使他意識到自己不再僅是一個中國的導演,而是面向全球華人,“我的觀眾不只有中國人,還得必須考慮不同地域華人的感受,生存狀態等。”他坦言,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他說,這部紀錄片也充當傳播使者的角色,把這些華人歷史與情感傳播到中國及全世界,尤其中國觀眾對海外華人知道得很少,“一般都停留在旅遊的層面。”

歷史紀錄片《下南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以后,得到當地民眾熱烈反應,而去年杪,當這部大型紀錄片北京舉行央視開播發佈會時,周兵的著名主持人朋友白巖松親赴發佈會助陣,並聲稱這部紀錄片讓自己看得“欲罷不能”,對這段歷史是“漂亮的打撈”和“遲到的致敬”。

經過這次的洗禮后,他會把過去對歐美的專注力,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了,“儘管拍攝結束了,還有許多華人事物有待我去瞭解,這些海外華人除了方言和飲食上的差異,我還得深入去找出族群、觀念各種存在的差異性。”

堅持初心 走到最后

回顧周兵在中央電視台20年作為新聞人的歷程中,曾經讓他接觸超過一百多位當時中國最頂尖人物的“東方之子”欄目,給了他最初也是最接近魔鬼式的磨練,同時為人生與事業奠下厚實基石。

當時,他一年最多做100期節目,幾乎天天都埋首于拍攝和編輯,忙得不可開交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與各領域大師作最真實交流的難能可貴機會。

這些受訪者當中,包括了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作家冰心、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代表性畫家吳冠中等人。當時,周兵是如此想的:如果我將來想成為一個學者,我要以他們為榜樣!

“我在25歲以后的10年裡,與這些了不起的人相遇了!當我必須與大師們接觸時,就必須去瞭解他們的成長背景,成功之道,做人的脊樑,處世的錦囊,漸漸地耳濡目染,我現在很多做事的方式,那一段日子的影響很大。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有意志力的堅持。”他感動地說:“儘管他們都是活到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了,可生命最后歲月依然保有最早的理想,堅持著初心;與他們同一時代有許多同等優秀的人,而他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能夠走到最后卻只有他們了!”

他輕嘆,太了不起了!把初心堅持到底,是他未來人生的座右銘。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