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事件改寫歷史 謝詩堅:祝賀馬中建交四十年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三大事件改寫歷史 謝詩堅:祝賀馬中建交四十年

馬中關係源遠流長誠非虛言,這是有歷史根據的,但真正發生實質上的變化在歷史上有三大事件(或運動)促成。第一件事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後華人大量移民馬新兩地。第二件事始於中日戰爭及馬新淪陷。第三件事始於1974年的馬中建交,時任大馬首相是敦拉薩。



巧合的是今天再度踏上中國國土,申慶馬中建交40週年的不是別人,正是敦拉薩的公子納吉。他有幸在2009年拜相,終於迎來了2014年5月27日的歷史性一天(這也是敦拉薩啟程飛往北京展開破冰之旅的一天)。

漫長的馬中關係並非始於近期,而是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時代。

(1) 唐朝年代(公元618-907),約公元7世紀,蘇門答臘興起室利佛逝王國,勢力涵蓋馬來半島南部。



姚栴著《馬來亞華僑史綱要》一書說:「殖迨唐代末葉,黃巢作亂,民不聊生,時海路已通,於是開海外移植之端倪。」迄今華僑乃有自稱為「唐人」,稱中國為「唐山」者,口說遺傳,足為唐代移殖事業作一佐證。」(見《馬來亞華僑史綱要》,1942年)

(2) 十五世紀初,公元1403年,馬來半島建立了馬六甲王國(1403-1511)。也在公元1405年,明成祖(永樂)皇帝派遣鄭和率大軍浩浩蕩蕩下南洋,途經馬六甲,而後又有六次下南洋,前前後後共七下西洋(1405-1433)。(見《中國歷史講話》,1961年)

鄭和沒佔有南洋領土

鄭和七下西洋已成為今日歷史美談,因為鄭和並沒佔有南洋地方任何領土,留下來居住的人也不多。

根據巴素博士從史料中獲知,從16世紀開始,華僑在馬六甲的人口約占三四百人。到了1641年(荷蘭佔領馬六甲那一天),人口一樣。即使到了1678年,華僑也只有850人。(按馬六甲王朝於1511年被葡萄牙攻克,而在1641年又被荷蘭攻克)(見《馬來亞華僑史》,1950年)

其實華人比較大規模南來始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後。

鴉片戰爭後華人下南洋

鴉片戰爭是英國人一手挑起的。在不能容忍中國官員林則徐公開焚燒鴉片下(1839年在虎門),英國人乃用炮艦打開中國的大門,並迫使戰敗的清廷開放港口和交出香港。

當英國通過1842年的南京條約取得香港控制權後,就大量通過香港輸入華工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例如鴉片戰爭後,華人在馬六甲、檳城及新加坡共躍增至5萬人(之前只約2萬人)。

這確確實實地反映出鴉片戰爭不但改變中國的命運(第一次淪為半殖民地國家),也改變了海外華人的命運。

馬中關係在鴉片戰爭中不是以平等的地位建立起來,而是華人被「賣豬仔」或稱為契約勞工來到馬新各地成為苦力。也只有在打拼和努力後,才有少數人從中發跡。

孫中山強化馬中關係

不錯從1840年到1911年之間的70年間,中國也因鴉片戰爭導致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就是在1851年,由洪秀全在金田插旗成功而帶來的轟轟烈烈運動。

雖然這場運動在1867年被撲滅,但播下的革命火種已在下一代人身上迸出火花,這個人就是自認為洪秀全第二的孫中山。他曾於1905年到1910年的五年來到馬新宣揚革命,且以檳城為基地發起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進一步強化馬中的關係;尤其是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從英國凱旋回國途經檳城時,更展示了馬中的政治情懷。

抗日時期馬中同仇敵愾

無疑的,辛亥革命也激起了馬新人民的思想轉變;更因1919年的「五四」運動將新文化思想散播在馬新的土地上,數以千間的華校就在「五四」影響下拔地而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成了一個連綿不絕的民族事業。

由於「五四」運動思潮的衝擊,馬新社會進入上世紀的30年代,又再一次大洗禮,主要是因為日本在1931年侵佔東北三省,燃起馬新的華人同仇敵愾地反對日本軍國主義,也反對英殖民政府施加的壓制性法令。1930年,馬共組織在胡志明主持下宣告成立,意味著左翼思潮已進入東南亞各地。

二戰後中國內戰4年

當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及1941年杪後日本軍國主義者侵佔馬來亞、新加坡、婆羅洲及印尼之後,馬共開展的游擊戰及英國利用馬共勢力與日本作戰成了那個年代的新標誌,它意味著新的民族主義運動已因日本的激發,而形成一股此伏彼起的「革命性」運動。

在這個時期,中國方面也有不少文人及讀書人進入馬新兩地傳播中華文化和新思想,使到馬中在抗日的年代結成抗日的大隊伍,也無形中拉近了馬中的關係。但是這種關係是在不尋常的時代的產物。因此充滿很大的不穩定性。

果然不出所料,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後(1945年),中國陷入了4年的內戰,直到1949年才由毛澤東取得勝利而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馬來西亞方面在戰後面對的是英國的雙面政策,一方面它在1950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方面它處心積慮地要掃除障礙和阻力,以剪除馬共的威脅為主,而在1948年宣佈馬共為非法組織,更實施緊急狀態鉗制左翼政團的活動。再加上紅色中國的出現,馬中關係陷入低潮,幾乎是被切斷關係。

敦拉薩跨步創歷史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獨立時,東姑阿都拉曼採取的是100%親西方政策,不與中國建交。這種一面倒的政策使到馬中關係被人為地切割。但是由於時代的轉變和政經上的重要性,當敦拉薩於1969年「513」事件後出任首相(1970年)時,他就審時度勢地重新檢討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於是在改弦易轍下,敦拉薩大膽地公開宣稱東南亞應成為一個中立地區,也就需要自我調整政策。

儘管在70年代前期,中國仍然推行「文化大革命」,但在毛澤東運籌帷幄下,他先是於1972年迎接美國總統尼克遜(中國的第一號敵人)訪問中國,打破美國20年的封鎖政策。

簽下建交聯合公報

隨之,敦拉薩也以更大無畏的精神在東南亞國家先拔頭籌,於1974年5月27日首次踏足北京,親自拜會毛澤東主席,並在總理周恩來接待下,雙方簽署了「馬中建交聯合公報」。這一歷史性的創舉在當時是十分震撼性的;尤其是馬共正在活躍的時期,敦拉薩放膽跨出這一步說明他準備面對挑戰和希望取得突破。

根據首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王幼平的回憶錄,他是這樣形容敦拉薩於5月29日與毛澤東的會面。他說:「(雙方)談話兩個小時,敦拉薩(拉扎克)反覆與毛主席兜圈子,說來說去都是馬共問題。毛主席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干涉別國內政。」(見《出使七國紀實》,1996年)

熊貓建交最佳獻禮

雖然馬共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但馬中還是遵照協議建立了邦交,也使到馬中關係得到正常化。1975年1月24日,王幼平抵吉隆坡履新,掀起馬中關係新一頁。

從那時開始,雙邊的關係有好轉也有低潮,但總是循序漸進;尤其是1989年馬共與馬政府及泰政府三方在合艾簽署和平協議後,馬共放下武器,走出森林,也意味著膠著的41年內戰結束了。

納吉訪中印證情誼

也是從那一刻起,馬中關係又再跨前一步。不僅於此,馬中兩國的貿易也大躍進。例如199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5.9965億美元,僅比1975年的1.59億美元增長2.75億。到了2002年雙邊貿易總額為142億美元。

此後,雙方的貿易量是直線上升。到了2013年,馬中貿易總額高達1060億美元,馬來西亞連續6年成為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最大夥伴。(見黃惠康大使於1月會見首相署部長佐瑟古律的談話)

一般相信,到了2017年,馬中兩國的貿易可達1600億美元。這也是中國主席習近平於去年訪馬後雙邊高層所達致的樂觀數字。

由此可見,馬中關係已是今非昔比,而且也顯示馬來西亞採取的中立政策是正確的。今天的納吉訪問中國,正是沿著他父親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可以預見,馬中關係會更加燦爛和光明。

很顯然的,中國的一對熊貓已成為馬中建交40年的最佳獻禮;而納吉首相的訪問更進一步印證馬中情誼恆久不變,萬古長青!

(時事評論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