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左右逢源,領導東協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以勒:左右逢源,領導東協

4月杪,為配合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訪,當局在其官車路經的沿途掛起美國星條旗。大概一個月后,為慶祝馬中建交40週年和熊貓來馬,路上又換成了中國五星紅旗。



馬來西亞幾段公路邊的旗幟轉換,是反映中美兩個大國在東南亞博弈的有趣寫照,也凸顯馬來西亞在這場博弈中不容忽視的位置。

奧巴馬4月的亞洲之行,訪問了4個國家,依序為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日本、韓國和菲律賓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奧巴馬的亞洲行是為了安撫這些盟友,重申美國與他們的盟約是靠得住的。除了日韓菲3個傳統盟友,奧巴馬只選擇了到訪馬來西亞。

首相納吉近日訪問中國,先后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會面。在中國權力順位裡,習、李、張是排在最前的3號人物,納吉一次訪華行就同時見到3人,這種情況比較罕見,足以說明中國當局對馬來西亞的重視程度。



習近平在前兩周召開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演講中,以3個排比句強調“亞洲事務由亞洲人處理”的主張。所謂“亞洲事務由亞洲人處理”,與19世紀初美國總統門羅主張“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門羅主義,實屬異曲同工。美國門羅主義落實到國際戰略上,就是把美洲劃設為美國的勢力範圍,中南美洲成為美國的后院。

運用集體談判實力

中國21世紀的國際政治戰略構思,尤其是面向東南亞的佈局,最有可能的方針就是提出亞洲版本的門羅主義,將南中國海收攬為“中國的內海”,把東協變成“中國的后院”。南海扼馬六甲海峽之險,西望印度洋,東出太平洋,南控大洋洲,是中國建構大國海權的戰略大后方。

面對中美在亞太區域的博弈,東協諸國只能運用集體談判的實力,才能爭取最有利于本身的戰略空間和地位。

大馬國防部長希山慕丁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說:“東協在重大議題上必須合作,例如海域安全以及與主要強國的關係等方面,需要有共同的政策方向。”這是正確的思路。只是,東協10國當中,誰最有能耐成為整合諸國力量的領導者?

新加坡和汶萊太小;菲律賓太弱,而且也過于親美;越南與中國關係錯綜複雜,菲越兩國與中國領海主權爭議也非常突出;柬埔寨、緬甸和寮國太弱,而且跟中國的關係過于親密;泰國本來潛能不小,但國內政治局勢持續動盪,難以發揮國際角色。

只有馬來西亞和印尼最適合,尤其是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穩定,與美國和中國也長期保持等距友好關係。中美兩國皆致力拉攏馬來西亞,進一步說明馬來西亞的重要地位。中美南海博弈,關鍵在東協,而東協的鑰匙在哪裡?看來是在馬來西亞手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