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今:從“無牙伯上京保義山”看華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小長今:從“無牙伯上京保義山”看華社

“無牙伯上京保義山”,500公里的徒步長征,來到森州,在芙蓉迎接他的人很少,可能並沒有太多人知道他來了。



蔡平先在交流會上對自己的“出走”有清晰的概念,他瞭解,徒步長征為的不只是他家的3個祖墳,而是此例一開,影響全馬的義山在日后因為發展名堂被鏟平。

擁有大我精神的人是可敬的,只是會引人好奇,為何一個可大可小的課題,最終由“無牙伯”扛起來?

沿途的公眾加油打氣,固然可以帶來鼓舞,號稱代表華人的政黨及華團,如果也像其他民眾在路邊看熱鬧,這種現象就變得怪誕了。



所謂時勢造英雄,“無牙伯”在邊佳蘭義山課題成了一個新聞人物,這樣的“英雄”往往是孤獨的,如果那個地方的人團結,也不會只有“無牙伯”挺身而出。

個人力量單薄,徒步走500公里,如果看熱鬧的人多過實際行動響應的人,是苦情的爭取。

他走過的路途,能帶動多少華團或華社分子共鳴?出來迎接的華團人士寥寥可數,可能對事情的瞭解也不深,“無牙伯”走了出來,但陪跑的人不多。

要解決邊佳蘭義山事件,除了苦情徒步長征,還需要對症下藥,華社需要有強勢的領袖代表,與發展計劃的主要單位談判。

也只有在大事件發生時,才能看清哪些人可以做事,哪些人在做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