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掩蓋消息是最壞選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沈俊榮︰掩蓋消息是最壞選擇

“某某廣場發生墜樓案,死者是一名華裔男子,身份不詳。”



每次發生墜樓案,記者基于職責趕到現場,往往遭遇諸多阻攔;阻攔記者的通常不是到場調查的警員,而是發生命案的廣場的負責人。

以前社交媒體不盛行,有關負責人唯恐影響廣場聲譽,總是想辦法掩蓋消息、封鎖現場、不讓記者拍照、要求不登廣場名字,最好新聞不要見報,所以有時新聞會出現類似本文第一段語焉不詳的詞句。

但命案發生在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封鎖新聞就等于剝奪讀者知的權利,何況墜樓案是命案,比較引人注目,只要目擊者一傳十、十傳百,消息肯定迅速傳開,記者不登新聞反而背負失責“罪名”。



現在是“人手一機”的公民媒體時代,訊息自由傳遞,人人都是記者,只要拿起手機就可拍下現場照片或影片,即時上載至面子書,或發送給朋友,不必等新聞見報,大家已掌握第一手消息。

在訊息透明化的新時代,掩蓋消息、封鎖新聞是不智的行為,要求記者不拍照、不登新聞,更是強人所難。記者就算“通融”不登廣場名字,讀者也會想辦法探聽,結果反而製造另一種宣傳效果。

峇株巴轄高峰城管理層日前就踏出勇敢的第一步,在一宗墜樓案發生后隔日,坦然面對現實,在面子書專頁發文告公佈消息,包括死者姓名及警方資料。

把傷害減到最小

文告中作出幾點聲明,釐清各界猜疑,並藉此呼籲公眾響應該廣場發動的“生命的動力”人文社區發展計劃,同時承諾提供資源,設立第一所社區中心,加強社會心理建設,防止悲劇重演。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高峰城管理層選擇不掩蓋消息,反而主動發佈媒體聲明,避免公眾以訛傳訛,並主動關懷社區的做法,值得嘉許。

雖然墜樓案多少會對廣場帶來負面影響,但在網絡發達時代,封口和掩蓋消息永遠是最壞選擇,如實公佈信息才是重建形象的基礎。

危機發生后,考驗的不是如何掩蓋事實,而是如何把傷害減到最小,這才是企業公關的新文化。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