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納斯 Anas Zubedy︰半島、沙巴和砂拉越的融合(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阿納斯 Anas Zubedy︰半島、沙巴和砂拉越的融合(一)

沙巴、砂拉越和馬來亞於1963年9月16日合組馬來西亞的緣起是甚麼?



沙巴、砂拉越和馬來亞合組馬來西亞,很難說出單一絕對的理由。

當年沙巴和砂拉越決定脫離英殖民統治時,當地精英分子認為,沙砂無法獨立生存。當時,和馬來亞合組“大馬來亞”,是最實際的選擇,原因有幾個:

1.若加入汶萊國,會有被這個富國駕馭的風險;



2.若和印尼或菲律賓合併,彼此之間缺乏共同點;合併之后,沙砂又會淪為大國里的小州屬;

3.和馬來亞合併就不同了,至少大家都有“前英殖民地”這個共同點。同時,英方也樂見其成推動,因為可以保護它在本區域的經濟利益。如果要說馬來西亞的組成因緣,英國人是主因之一。

1963年立國以來,半島、沙巴和砂拉越的融合進程如何?

首先,我們在過去49年里,排除了歷史社會文化的差異和地理距離的問題,成為完整的一國,這點我們必須認同及感到高興。這分成就不是由天而降。歷史上,一個國家因地理因素或理念問題而四分五裂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我們必須認清,馬來亞、沙巴和砂拉越的背景不同,社會文化進程也不同。古時的沙巴和砂拉越,是屬于蘇祿和汶萊的蘇丹王朝,那和馬來半島的蘇丹王朝不一樣。而且,沙巴和砂拉越奉行的是部落文化。同時,東西馬的種族和文化結構不相同。

在殖民地時代,英政府對馬來亞、沙巴和砂拉越的治理方式也不同。在半島是分為土著和非土著而治之;在沙巴和砂拉越,則是分為土著穆斯林和土著非穆林而治之。雖然有這么多差異,半島、沙巴和砂拉越后來還是融合得很好。

我們的表現有多好?

普遍上,來自半島、沙巴和砂拉越的大馬人,都認同我們都是一國人。我們應該對此團結程度感到高興。

更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半島的馬來西亞人,更關注沙巴和砂拉越的情況。

政府推行了一些政策來促進國民團結意識,例如在1973年推出馬來語政策,統一課程綱要、電台及電視台。這些政策都大大促進了東西馬的團結程度。當然,要在情感和文化上做到最融合,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半島、沙巴和砂拉越的融合工作面對哪些問題?

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統治權之爭。半島的州屬也有這個問題,不過,半島和沙砂的社會文化差異,讓事情更複雜。

馬來聯邦的政體是以馬來人為本;沙巴的政體是以卡達山人為本;砂拉越的政體則以伊班人為本。在沙砂,聯邦憲法下的馬來人元素──例如以馬來語為國語、蘇丹的尊榮地位,同卡達山及伊班族的土著文化顯得格格不入。這些社會文化差異,成了東西馬兩地構建一國情感的樊籬。

不過,馬來人特別地位的議題,在沙砂並沒如在半島般被熱烈關注,因為沙砂的土著也享有特別地位。反之,沙砂在融入以官方宗教伊斯蘭為尊的體系時,產生了緊張關係。沙砂的體系乃以基督教為尊,並在英殖民時代獲得良好條件和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界里或政府行政階層之間會產生磨擦,尤其當有領袖因為宗教態度問題而處事不公。不過,我認為民間人士仍然團結及不太受影響。

第三,中央政府在推動工業發展的過程中,加強集權,以致沙巴和砂拉越有感失去自己的天然資源,如石油的權益,因此不滿。

在個體方面,我們對彼此了解不足。很多西馬人對東馬的社會文化背景不了解,遑論搞清楚東馬的不同部落和文化。很多西馬人仍把沙巴和砂拉越當成外國看待。

(譯:余佩妮)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