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独中

董总

情有独中

文 文 文

【会员文:学习现场】独中教育让我更独立

本期,我们迎来了四位在不同国度留学的毕业生,分享他们毕业后在升学上的抉择、在异国他乡时应对生活与学习难题的故事。在台湾读医科的梁禹麒虽喜欢医学,但能够重来的话,他希望回到求学的时光,因为在那里有他人格塑造阶段遇到的恩师和朋友,其他分别在中国的吴佩芯和法国的林晓晴、英国的刘宇杭都在分享了教育对他们的影响。虽然天底下没有一套完美的教育制度,但在我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却开出了一朵美丽的教育花朵,正如林晓晴所言:“教育的未来是积极正面的,而且,在不盲目跟从东西方既有的教育制度下,马来西亚华教塑造出自成一派的教育体系与模式……”


林晓晴:宽中人在法国留学

(毕业于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就读Sup Career, ecole de commerce en alternance (INSEEC), France,digital strategy & project management)

转眼间,在法国留学5年半了。在巴黎学习与工作的时光,虽然独自前进却不孤单。可以说,母校六年为我打下扎实基础,是我在国外落脚生根发芽的重要养分。因为的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为人处事的品格栽培。

旅欧的时光里,我观察到欧洲的教育制度因法律过度保护孩子,造成老师施教困难的问题。众所周知,过度爱护不能让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等到步入社会才发现就晚了。我很感恩当年有机会参加许多校内活动,磨练自己。许多人曾感叹地对我说,在异国他乡生活着实不易,我总回答他们,感恩华教栽培才有今天的我!

这几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暑假时,我常从事私人翻译与助理工作。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顾客常问我,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学成一口标准普通话?我回答说:“多亏前辈努力,将大马华文教育完好保存。”听完后,他们对大马华人保护华教所做出的努力与得到的成果十分钦佩。

2018年,发布新的《教育蓝图》,目标是把教育推进到充满挑战的多元层次,与时并进。同时,母校近年来新增多元化兴趣班,响应制定的教育大方针,旨在让学生能尽早对不同的职业与专业有更深的认识。我相信,经过的努力,教育的未来是积极正面的。而且,在不盲目跟从东西方既有的教育制度下,塑造出大马华教自成一派的教育体系与模式。

侧重学生健全发展与走在教育改革最前沿是的魅力,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是母校给我的除了毕业证书外,最宝贵的礼物。华教先贤常年据理力争,就像大树为幼苗遮风挡雨,让我们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精进自己,茁壮成长。一朝宽柔人,一世宽柔情,我以自己属于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为豪。

梁禹麒:为什么到台湾念书?

(毕业于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就读台湾国防医学院医学系)

为什么来台湾念书?对我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父亲自芙蓉中华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因素便来到台湾“侨生大学先修部”(简称侨大,现为国立师范大学林口校区侨生先修部),再到国立成功大学深造,并在求学过程中结识了母亲。所以我和大部分来台求学的学生不一样,身为半个台湾人,我对台湾本来就有感情和认识,所以毕业后,我必然会选择台湾作为深造的首选。

母校除了让我在台湾没有适应的问题之外,也让我遇到许多恩师。他们启发我的思辨能力,培养我的耐性,教会我有条理的逻辑思维。在中学阶段,我幸运的参加了华语辩论社以及化学社,这些经验让我的口条更好,为往后念医学系奠下基础。

高中毕业后,我在隔年2月前往侨大春季班。侨大是个大熔炉,世界各地的人都有。适应能力上由于语言、文化甚至方言都和台湾高度相似,马来西亚人可说是适应得最好。的上课模式,教材也和台湾大致相似。所以我所认识的同侪都没有什么“阵痛期”。四个月之后,我如愿考上国防医学院医学系。

大学生涯,尤其在大一大二并没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大三的“区段课程”开始。简单来说,就是每两个星期考一次统考,考砸了就准备延毕,明年再来。虽然课业繁重,但我的大学生涯依然有声有色,期间学会了电吉他,参与了戏剧表演;学术方面则完成两次论文海报投稿(其中一次还被获选为毕业生论文研究竞赛第二名! ),也在大四暑假时获得学校推荐前往美国德州心脏中心进行干细胞的研究。

二战美军麦克阿瑟将军曾说:“给我100万,要换取我入伍军训的回忆,我不愿意;给我100万要我重新入伍,我更不愿意。”对于即将毕业的我而言,回首当初,回忆良多,但要我重新再来,即使我很爱医学,但还是饶了我吧!但中学的生活,我想再来一次,毕竟那是血气方刚,充满梦想无忧无虑的日子。

刘宇杭:教育模式具优势

(毕业于槟城锺灵(独立)中学,就读University of Essex.UK历史系)

我热爱历史,中学毕业后便想到国外读历史系。当时的我不清楚要到哪个国家留学?所以便申请了台湾、香港、中国和英国的大学。咨询了老师的意见,并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选择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读历史学系。

初到英国,我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英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与马来西亚不同,需要用一段时间去适应。当中最难适应的是语言,非我母语的英式英语腔调难懂,我用了三个月才适应,才能自然地与英国人沟通。想更快掌握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不断练习,加上身边朋友都是以英语交谈,我的英语也渐渐取得进步。

课堂上,我发现外国同学都积极发问,抢着举手答题。我起初抗拒在课堂上发言,但我发现必须勇于发表意见才能对课业有所帮助,这也是母校所倡导的勇于发言教育。在母校求学期间,母校非常注重双语教育,这也让我能在短时间适应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国家生活。

独自在外求学,必须学会自律和独立,才能在享受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兼顾好学习成绩。我认为在中学时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母校多元化的联课活动,让我学到不少职场技巧和能力。三年高中生涯里,我曾担任少年军主席一职,并让我有机会领导一个团体,增强了我的时间管理和沟通能力。

高三那年适逢锺灵百年校庆,全校师生忙得不可开交。在钟灵我既能把校庆活动办好,又能兼顾学习成绩,让我在高三那年过得充实。不仅如此,我也能在大学课程里运用在联课活动中自身所学的能力与技巧。大二那年,我选修历史教学课程和博物馆管理课程。在历史教学课程中,我运用了我在社团里所学的创造和批判能力来设计教材和辅助当地中学生。此外,在与博物馆合作的同时,我发现,我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总之,钟灵的教育制度让我顺利地在英国留学。

吴佩芯:音乐路漫漫砥砺前行

(毕业于巴生兴华中学,就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音乐治疗)

高二那年我已确立了深造方向——音乐治疗。自三岁起,我便开始学音乐。我热爱音乐,但不想成为一个演奏员,我想通过我的热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机缘巧合,我找到了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2月,我飞往上海参与入学考试。那一次入学考我没考上。同年9月,通过推荐,我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准备第二年入学考。

短短一学期,我学习了从未接触过的声乐;参与了医院音乐治疗临床实践;自学完全不了解的各种音乐理论。为节省课费,自学两首对当时的我而言难度高的钢琴曲。我忘不了当时在琴键上绝望的泪水,忘不了挑灯背书的夜晚。现在回想,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那股顽强意志力,是在中学所培养的。

2018年9月,我顺利考上。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课程使用的皆是英文课本。高三统考三语皆考获佳绩,其中英语更考获A1。因此,使用英文教材,对我而言是优势。有时候,系里会聘请海外音乐治疗教授前来开办大师课。每一次,我都负责全程接待并成为教授的翻译员。过程中,我获得与教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这为我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收获。

学校、系里和留学生办公室都看见我的能力。后来,在各大活动中,我发挥了我的领导力参与其中。其中最为大型的是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第二节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我作为志愿者统筹、策划并安排所有志愿者的工作。当时,系领导和协办单位召见了我,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离乡背井到海外求学,我们需要学会机警处理事情,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应变。在这之中,合作精神尤为重要。我还记得我们一行四个女孩受邀到临近城市演出。出发前一天,我们的键盘手在房里意外骨折,临时找不到替代人选。宣传已发出,活动无法取消。我们想出了一个对策,路上一位负责照顾键盘手,另外两位负责扛乐器和处理火车票的事宜。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就快赶不上火车,为了加快速度我背起键盘手,另外两位队友一手背着行李,一手扛着鼓、吉他,在月台上奔跑。那真是惊险又刺激的经历。回想起这次的心路历程,我仍然感恩父母让我到求学,感激学校老师给予的机会与磨练。尽管统考成绩对录取的作用不大(只豁免了HSK考试的要求),但我在中学所收获的能力让我受用一生。


本系列由董总供稿,点击以阅读更多“情有独中”精彩文章。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独中

董总

情有独中

相关文章

元旦献词|陈友信:体制改革未达标 打击贪腐仍需努力

独中师培奖学金 即起接受申请

董总吁政府仿效砂善待华教 将华校视为合作伙伴

加码1200万!砂华小及独中获2200万拨款

董总未来3年发展 中委会有共识 陈友信:三大目标 “拓展”董总

陈大锦拒任董总副主席 颜登逸取而代之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