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讯)本地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个特别的手机应用程式,只需要咳嗽声,就能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
《每日新闻》报导,这个应用程式仍在录制和收集咳嗽声数据样本的阶段,预计可以在明年6月时使用。
报导指出,通过咳嗽声进行是否感染病毒的检测,被指准确度高达90%,且也无需任何费用;因为使用者是以个人手机或电脑录下咳嗽声,在5至10分钟内,就可以获知检测结果。
这个应用程式是由卫生部临床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联同斯威本理工大学砂拉越分校的人工智能专家共同研发,就算是无症状都能被检测出。
主要研究人员刘健文(译音)指出,根据外国研究,即使是无症状病患,例如没有发烧和呼吸困难,仍会因为上呼吸道受到感染,而发出不一样的咳嗽声。
“医生很难只靠听筒或一般方法,来发现咳嗽声变化,但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演算法,即一种人工智能科技的程式法,测出咳嗽声的变化。”
“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或是无症状的带病患者,我们要先分别录下患者和健康人的咳嗽声,并且训练演算法以进行区分。”
他指出,数据变化可以提高检测冠病的演算法表现,即便是每个人的咳嗽声不同,且会受不同因素影响。
“每个人的咳嗽声都不同,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病状也会影响咳嗽声。因此就要利用足够的真实病例,代表各种声音的样本,来训练演算法。”
他指出,用来练习的病例可以被区分成数个组别,即真实的冠病病例、非冠病健康人士、有哮喘的非冠病人士、已康复的确诊患者等。
招募志愿者 收集咳嗽声
刘健文指出,咳嗽声检测病毒的应用程式,仍在测试(Beta)版本阶段,目前已进行录音和储存咳嗽声样本的程序。
他指出,这个测试版本将会以机器学习演算法进行完善,作为检测冠病病毒的预前筛检。
研究团队目前在招募志愿者的程序中,以录音方式收集咳嗽声,他们预计要将会在近期内,在吉隆坡地区内的新冠肺炎评估中心(CAC)收集2400个咳嗽声样本。
他指出,通过这个应用程式来检测病毒,检测者必须先回答数道有关健康史、药物、性别、年龄和是否曾确诊的问题,同时也要输入接种疫苗的状态。
“这个系统将会要求一个人录下咳嗽声样本,即使用者需要在少过10秒内连续咳嗽4至5次,以获取足够的咳嗽声样本进行是否感染病毒的分析。”
“使用者必须是在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以确保录音是高素质的,吵杂的环境会影响音质。”
10分钟内 获知检测结果
刘健文说,使用者可以在5至10分钟内,通过短讯获知检测结果,但这时间长短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例如网速。
“若是检测结果是阳性,他就需要根据现有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即在诊所再进行RT-PCT检测和隔离。
他指出,这种咳嗽声的检测是目前市场上预前筛检的另外一种方法,预计可以在明年6月面市。
⬇看过来⬇
又快又方便 送新闻给你
https://t.me/chinapress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