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馬來亞遍地黃金…(上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曾經馬來亞遍地黃金…(上篇)

特約:楊潔思
攝影:李志強、張智玟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2014年,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金礸珠寶商公會,邁向成立100周年的里程碑,對馬來亞半島近代的黃金交易來說,具代表性。

事實上,馬來半島與黃金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中古時期,在十一二世紀的中古時代,馬來半島便有“黃金半島”之稱,傳說,那時馬來亞遍佈黃金……



金澄澄的黃金,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個角落、各個民族中,都享有崇高地位。

在中古時代,歐洲人出海遠航,其中一個最大的動力,也是在于尋找黃金。

本地的黃金產量不多,黃金成品交易的歷史也不算久,但是,在國人心中,黃金一樣具有不可比擬的分量。

歲月悠悠,百年卻是轉眼即過,先人已羽化,留下的只是代代相傳的黃金飾物,有些傳家寶已無以為繼,被再循環制成更具時代感的金飾品,也有者輾轉流落到有心人手中,被保留下來。

每一件在庫子中沉睡的金飾品,背后都有屬于它的故事,有心人將它們保留下來,與其說是為了投資,更多的是對當年打金師傅的工藝的欣賞欽佩與對那個時代的緬懷。

那些純真樸實的年代已不可追、卓越的打金手藝也漸失傳,留下的黃金飾物,是歷史最佳的見證,每每換來后輩有心人,贊嘆與感慨交錯的情懷。

前不久,配合公會成立100周年,吉隆坡雪森彭金鑽珠寶商公會特別呈現《百年黃金紀念廊》,喚醒一些沉睡的金飾文物,展示人前,從中讓人回顧金匠和珠寶行業過去一個世紀的變化與發展。

該公會會員收藏的古老金飾品,有許多華裔飾物,都由精湛的手工藝制成。特別是上世紀30年代的金飾,手藝之高超精細,令人驚嘆。

以黃金打造的作品,除了手環、戒指、鏈墜之類首飾,也有用品,如鈕扣、牙簽筒等。

身分象征

黃金鈕扣,自是身分象征;而40年代制成金制牙簽筒,還是半機械式的裝置,心思細膩。

早期,人們也喜歡在原有錢幣上加工。例如其中一項最古老的收藏品之一,便是在美國的黃金硬幣上,加上雕龍砌鳳,使金幣變成首飾。

整件首飾的價值如何呢?當年賣價,是以黃金的重量加工錢。

現今,如果要叫賣,它的價錢不會很高,其實,是文化價值大于實際價值。

“錢不是問題,找不回才是問題,現今已做不回這樣的手工。”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蕭德明說。

機器化生產工匠沒落

以前,黃金飾品都是由工匠生產,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打金工廠才出現,一般通俗的款式也因此大量生產了。

如今,國內打金師傅買少見少,打金手藝也隨之凋零。

“幾十年前的金手飾,可以看出打金師傅精湛的手藝,但是,現在的師傅人數已經很少了。”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顧問丹斯里吳德芳說。

他笑說:“現代年輕人要吃快熟面,黃金飾品也以機械化生產,手工藝已大不如以前,以前的師傅,用一塊金片就可以打出龍、鳳、花等造型,現代人要畫都畫不出來。”

金飾制造業也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時代不同,人們的要求也不同,以前打金學徒願意花很多時間學藝成師,對工作時間冗長也沒有怨言。但是,現在年輕人要休息,已沒有幾個人有耐心和毅力接受漫長的學師過程。

因此,現代金飾生產已是電腦設計畫稿,開工由機器生產,過后再上色與刨光。一切都是工業化與機器化生產,工廠生產零件,最后才組裝,沒有完整的工藝可以傳承下去,不像早期,由零開始,A到Z都是師傅自己完成。

缺民族特色手藝失傳

以前,華人工匠多,超過90巴仙的打金師傅是華裔。打金手藝,絕大多數都是祖傳父、父傳子,代代相傳。

丹斯里吳德芳指著其私人展覽館最里邊的胡靖古廟廟門仿制品說:“以前華人的打金行業有多蓬勃?單單看檳城還設有一間打金師傅專屬的廟宇,就知道,那時從事打金的人數一定不少,才會聯合起來設廟。”

在英殖民地時代,檳城是自由港,打金行業蓬勃,打金工友人數眾多,大家集合起來設廟,就像木匠為其祖師爺魯班設廟一樣,12月6日,是打金師傅們共慶的“師傅節”。

前人已湮沒,傳統打金行業也逐漸沒落,但是這間百多年歷史的古廟卻保留下來,作為歷史的見證。數年前,該廟還推出175周年紀念刊。

打金手藝逐漸失傳,金飾品以往民族風味濃郁的情況也隨之消失。以往,本地三大民族,各個民族的手飾,民族風情與格調鮮明,像是華裔族群就很喜歡龍鳳的圖案圖騰。如今,一般在金店擺賣的成品,已看不出哪個民族特色與特征了。

說到這裡,丹斯里吳德芳說,馬來西亞傳承的中華文化濃郁,我們不像中國,有文化斷層與衝擊,因此,我們保有的傳統文化比起許多國家都強。

他特別自資設立吳德芳首飾博物館,他笑說:“做博物館,是傻人做的事,但是文化的東西,應該做。”

“設立博物館,目的在于讓后代有更多人了解先賢們怎樣設立自己的事業,沒有先賢們當年的努力,不能有今天。”他說。

有關博物館展示收藏品大多是非賣品,志在文化的宣傳,並提供特別優惠,讓學校學生和老師免費參觀。

勞勿金礦床有三里長

100年前,馬來半島主要生產金的州屬,是彭亨、霹靂、雪蘭莪與森美蘭。

當時,半島金礦以彭亨州最豐富,而彭州金礦中,又以現今爭議不斷的勞勿(Raub)最著名。新加坡已故歷史系教授許云樵在著作《馬來亞叢談》也提到這點,說:“勞勿的金礦床,自北而南三里長。”

隨后,除了霹靂州以外,彭亨州、雪州及森州聯合吉隆坡,成立吉隆坡雪森彭金鑽珠寶商公會(簡稱隆雪森彭金商公會)。

隆雪森彭金商公會,雖然只是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的會員,但是,在一百年前,這幾個州屬都是主要的國內黃金零售交易集中地,自然有其難以取代的地位。

即使后來,各州屬的金商公會紛紛成立,這個隆雪森彭四州合一的公會,依然攜手,走到百年后的今天。

金店行業廣東人多

本地著名文史學者李業霖,生活層面中也接觸到黃金行業的朋友,包括金店掌櫃與打金師傅。

他分享,他的家鄉位于怡保以南的金寶,當地以廣東人為主,他有五六個同鄉到新加坡的金店工作,那些金店老板都是廣東人。

當時人們還有很強的“同鄉三分親”,“要照應同鄉”的觀念,這些老板找員工,也找回同鄉,新加坡的廣東人少,那就到馬來亞找。

傳統上,涉獵金店行業的,絕大多數都是廣東人,這與歷史淵源有關。

在1842年,香港與廣州便落入英國人手中,英國人致力打造香港成貿易港口,使這個地方經濟旺盛起來,社會也比較進步。人們有錢了,便開始買首飾與金器,促使當地金鑽行業蓬勃發展,金店多,打金師傅也多。

本地廣東人開金店,便從香港及廣州聘請打金師傅過來,也有本地人去廣州學打金。

當時,本地打鐵行業也一樣,富商陳秀連從廣州聘請打鐵師傅來教本地人學打鐵。

很多年齡十二三歲的少年,若是前途不確定,就去學打金或打鐵,以便有一技傍身。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