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布秧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失落的布秧谷

報導/攝影:張吉安

8月31日,全民此起彼落高喊“Merdeka”,這正是家國喜迎57年獨立的榮耀,然而支撐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尊嚴,單憑一句官方口號和半世紀的版圖,足矣?

保存國家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遺產,向來是任何一個當權領袖向世人展示高度文明的手操名牌。不幸的是,在2013年12月3日,發展商悄悄地剷平了吉打雙溪峇都(Sungai Batu)公元3世紀的第十一座布秧谷興都教陵廟遺址……

自1926年,英國考古學家誇瑞奇威爾士夫發現第一處遺址。時至今日,88年過去了,官方仍視而不見。孩子們的教科書上,對于這段古文明更是囊橐無余,致使部分國人誤以為,馬六甲王朝才是大馬最古老的文明古國!

當我們稱羨鄰國柬埔寨建于公元12世紀的吳哥窟,以及印尼公元9世紀的婆羅浮屠龕邸時,你是否想過近在咫尺,有一片建于公元3至4世紀的吉打布秧谷陵廟,散落在家國北上,因為急于發展,被逼剷除,因為國情政治,所以失落?

  • 站崗值勤——檳城理科大學文物考古學院研究生每一天來這裡站崗值勤,一方面為來訪者講解,二來也防止破壞文明遺址的事情重演,自發的精神讓人動容!研究生利桑(右),每週有兩天要從檳城騎摩哆到布秧谷站崗。

  • 煉鐵工廠——理大考古隊在吉打雙溪峇都(Sungai Batu)發現的黑色鐵質,在送往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考古檢驗后,意外發現我國文明古國早在公元3世紀至4世紀間,竟然出現了煉鐵廠。

  • 猶如民宅——布秧谷考古博物館,外貌恰如一間年久失修的普通民宅。

  • 重新搭建——位于博物館后園的陵廟龕邸,都是從不同陵廟遺址散落的石塊移植到這裡重新搭建。

  • 佛像雕塑——在布秧谷,除了興都教遺址文明,還有大乘佛像雕塑。

  • 守護神像——較完好無缺的象頭神像,是廣受敬仰的“家庭守護神”。

  • 梵文石碑——考古學家從這一塊石碑上,重新畫出一個範本,經過考究,確認了這是篆刻于公元4世紀的梵文碑銘志,再一次推算布秧古文明的歷史可能比之預期中出現得更早。

  • 清楚記載——部分國人對祖國古老文明和文獻的認知,滯留在馬六甲王朝和伊斯蘭文明,殊不知,原來早在公元3世紀的吉打布秧古,興都教文明早已登陸。

  • 遠古遺址——這並不是建築工地,也不是飛沙亂石,這是比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尼婆羅浮屠龕邸更遠古的布秧古文明陵廟遺址。

  • 中國瓷器——在布秧谷陵廟範圍,發現大量中國瓷器,年份介于11至13世紀,包括這個碟面沾滿海底蚌殼的青瓷。


  • 站崗值勤——檳城理科大學文物考古學院研究生每一天來這裡站崗值勤,一方面為來訪者講解,二來也防止破壞文明遺址的事情重演,自發的精神讓人動容!研究生利桑(右),每週有兩天要從檳城騎摩哆到布秧谷站崗。

  • 煉鐵工廠——理大考古隊在吉打雙溪峇都(Sungai Batu)發現的黑色鐵質,在送往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考古檢驗后,意外發現我國文明古國早在公元3世紀至4世紀間,竟然出現了煉鐵廠。

  • 猶如民宅——布秧谷考古博物館,外貌恰如一間年久失修的普通民宅。

  • 重新搭建——位于博物館后園的陵廟龕邸,都是從不同陵廟遺址散落的石塊移植到這裡重新搭建。

  • 佛像雕塑——在布秧谷,除了興都教遺址文明,還有大乘佛像雕塑。

  • 守護神像——較完好無缺的象頭神像,是廣受敬仰的“家庭守護神”。

  • 梵文石碑——考古學家從這一塊石碑上,重新畫出一個範本,經過考究,確認了這是篆刻于公元4世紀的梵文碑銘志,再一次推算布秧古文明的歷史可能比之預期中出現得更早。

  • 清楚記載——部分國人對祖國古老文明和文獻的認知,滯留在馬六甲王朝和伊斯蘭文明,殊不知,原來早在公元3世紀的吉打布秧古,興都教文明早已登陸。

  • 遠古遺址——這並不是建築工地,也不是飛沙亂石,這是比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尼婆羅浮屠龕邸更遠古的布秧古文明陵廟遺址。

  • 中國瓷器——在布秧谷陵廟範圍,發現大量中國瓷器,年份介于11至13世紀,包括這個碟面沾滿海底蚌殼的青瓷。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