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蓝胜忠
森州马口有一名收集迷,对结婚请柬情有独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至今,保存下来的请柬,经过点算有356张。
如果加上已遗失和没有留存的请柬,估计超过500张,如果平均一张的席金是70令吉,那累积下来的喜酒钱至少耗了近4万令吉。
来自马口茉莉花园的杨梅芳(65岁)指出,她收集结婚请柬主要是喜欢其设计构思和文字上的应用,其次是留下亲友们结婚的大喜之日纪录。
她说,目前保留下来的婚柬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收存,之前因为搬家及遭遇一次风灾,屋子被大风破坏及被雨淋坏而忍痛丢弃。
她坦言,之所以有这许多婚柬,是因为丈夫是媒体人,交游广阔,政经文教界的朋友很多,从80年代开始,丈夫便陆续接到婚柬,高峰期是90年代,最经典的一次是一个月收到21张婚柬。
“那个年代,丈夫与马口社会各阶层人士很熟络,因此收到的婚柬特别多,每当结婚旺月,婚柬便如雪片般飞来接到手软,一天两三单是平常事,最火红的一个月共收到21张,请柬达高峰时,除了两夫妇分头赴宴,也常把无法出席而同时举行的一场酒宴交代朋友代赴。”
她说,当时很多婚柬是请夫妇的,一天有两单时,若找不到人代表赴宴,只好预先向主家道明原委,并付上红包,希望多多包涵。
她说,那个年代,丈夫很少在家用饭,因为除了婚宴多,他还常常要出席政党的党庆、社团的周年纪念、宣誓就职晚宴、乡团的春秋两祭宴会、学校的教师节,政经文教界的记者招待会,还有应酬朋友的宴席,因此90年代的婚柬特别多,可惜这些请柬在1995年的一场风灾被雨水淋坏。
“之后接到的婚柬,很多也因搬家而告遗失,直到2000年后收集到的才比较完整。”
杨梅芳认为,婚柬是表示一对新人在人生旅途中进入一个新里程碑的标志,而保留他们的请柬,除了表示重视新人的大喜之日,也是一种情谊的留念,并留下新人的结婚纪念日子。
她说,婚柬其实是一份神圣的信物,也是华人的传统习俗文化之一,因此有些人特别设计请柬的格式,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件艺术品,有收藏的价值。
她坦言,有时当她重看多年前的旧请柬时,很自然的会回忆起当年的喜宴场景,并想知道这对新人的生活近况如何。
她说,近年已减少了很多喜酒的请柬,原因是丈夫已退下职场,最近两年多来在疫情之下,已没收过婚柬,不过却因此而使生活的节奏正常化,不再把鱼翅和冷盘的宴席当正餐。
相关新闻>>◤会员文:迷迷之音.第一篇◢ 爱吃薯片更爱收藏罐子 陈文松当乐Pringles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