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第四篇) 偽有機產品氾濫難辨識 店主把關索證書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第四篇) 偽有機產品氾濫難辨識 店主把關索證書

報導:蘇蓮珍、黃慧琪
攝影:張來星、受訪者提供
(新山2日訊)國人消費意識不高,不懂辨識真假有機,因此有機店店主有責任“把關”,甚至向供應商索取有機認證證書!



健康食品公司董事經理唐偉成(36歲)向《中國報》指出,目前,外國有機產品進口到大馬的並不多,主要是國內偽有機產品氾濫,難以競爭。

他認為,偽有機現象,不應把責任全部推到廠商身上,反之有機店主也須嚴格把關,並擁有一定的有機知識。

他不諱言,嚴厲把關或會造成生意不好,以致售賣的“真有機”產品在價格上難與“偽有機”競爭,讓店主左右為難。



同時,銷售經理李寬座也認為,店主有責任向有機產品供應商索取認證證書複本,甚至張貼在店裡供消費者參考。

他透露,一些國外獲有機認證的產品,認證機構會設立手機應用程式或上網查詢認證編號的功能;要是國外消費者無法使用相關程式查詢,證書將是另一項證明。

消費者需提高意識

“當然證書或可偽造,但那已是違法行為。”

他說,在外國有的機認證機構甚至嚴格到,只給予一批貨(如10噸)的有機認證,廠商每用新一批原料都需重新認證。

他透露,在大馬,一吨產品的認證可能被濫用至一年,這都應該受到政府嚴查管制。

另外,恩糧坊有機店店主黃瑞隆(43歲)不諱言,有機店上架的有機產品中,確實有不符合有機標準,甚至貼上不合規格的有機標籤。

他認為,消費者本身需提升相關意識,其店裡也會有專業人員向詢問客戶講解食品的成分。

即使有的供應商會給予有機食品的認證證書,唯他營業十多年來,未曾有顧客索取產品證書。

購買時先看價錢再看成分

消費者選購有機食品,先看價錢才看成分!

黃瑞隆指出,國人對于食品的認知水平不高,因此建議消費者加強對有機食品的基本認識,才能照顧健康,新山估計有十多家有機專賣商店。

他說,外國進口的有機食品價格固然較高,但大多都有合法認證,可是,國內消費者在選擇有機食品時,往往以價錢作為首要條件,而非以食品成分作考量,這樣就容易買到偽有機。

其有機店甚至設有餐飲部開班授課,教育消費者食物的烹煮方法,以正餐攝取養分。

他指出,其店裡消費者有來自新加坡及印尼,國內也有不少患有慢性病患,都是有機食品的常客。

他強調,有機食品吃得對,可保持身體健康,卻不意味著能讓病情痊癒,生病了仍需看醫生。

合法認證會附有機碼

合法有機認證都會附上“有機碼”!

在介紹多個國家和國際的有機認證標籤后,李寬座不否認,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認證有可能被盜用,因此,仔細觀察每個標籤旁都會有組號碼。

他說,在台灣甚至有手機應用程式,可以讓消費者隨時以產品來源和有機碼,查證有機產品的真偽,消費者可在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http://organic.niu. edu.tw)查詢。

他說,大馬的清真食品也有類似查詢服務,因此希望有機產品也能做到。

李寬座也教育消費者,依據國際規格,每個食品包裝成分含量是按序排列,如3和1咖啡成分以“糖、無脂奶粉、泡沫奶精、咖啡”排列,意指糖方成分最多、咖啡最少。

“成分欄目寫得越詳細的產品,多數是出口產品,僅列出簡單成分的都只能在國內銷售。”

消費者如何避免買到偽有機?

1. 購買時確認產品包裝必須印有明顯、合法的有機認證標誌和號碼。
2. 如有疑問請堅持向店家要求出示產品有機認證書,如果對方無法出示有機認證的證明,勿隨意相信口頭承諾。
3. 正常情況下,有機食品的價格絕對不可能比常規食品或天然食品價格低廉,堅持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別為了貪小便宜讓奸商有機可乘,損失金錢也賠了健康。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