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黄道坚(林连玉精神奖得主)
路不一定直走就到终点,过程中开启不同的模式,或进行改变,肯定会走出不同的路!
荣誉2022年第35届林连玉精神奖得主黄道坚,对推动华教与发展,有一定的坚持与原则,今次夺得此奖对他而言,这是来自各方同道对华教的支持与热爱的力量,他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时说,华教发展与演变,可因时势不同而改变,惟原则不能放弃。
黄道坚被视为彭亨州华教灵魂人物,对华教的奋斗与坚持,包括领导彭董联会争取关丹中菁二校成为行政独立的学校、推动独中保送生计划及推动开办关丹中华中学上,他从不言弃,并认定此路不通,必有其他路,未必就是一条直路,这也促使他今次获奖。
他是关丹中华中学署理董事长,他说,从争取关丹中菁二校,推动保送生计划及复办关丹中华中学,始终抱着一个宗旨,就是希望华文教育,在大马继续发展下去。
“我欣赏林连玉在华教发展与斗争精神,始终贯彻多元开放,希望多元化教育在这个多元化的国家,继续发扬其多元化的特色与优点,让多元种族传承多元文化与教育,让各源流教育的母语教育自由发展,继承下去。”
谈到关丹中华中学办校心路历程时,黄道坚说,20多年前争取复办关丹中华独中,直到2012年获得批文创校以来,经历种种风波考验,从批文风波,被挑战带上法庭阻止参加统考,家长拒绝把孩子送来关中等,这些都是负面的打击。
他坦言,虽然学校出身“不是很正统”,惟董事部在华社与同道监督下,经过10年的努力,今年已有第3届高中毕业生,学生的成绩令人赞赏,不辜负热心华教及社会人士对该校的期望。
“如今全校的学生人数不断翻倍,董事部对外筹募建校基金,校园内的基建,都在稳建成长中,使该校走向另一个高峰。”
用尽办法留住华小
华小在单元教育政策下,无法自由发展增建难,唯一能做的是不让倒闭,用尽办法都要保留下来,黄道坚说,关丹中菁二校属增建华小,不经迁校,校地及学校硬体设施皆由政府承担的华小。
他说,中菁总校在1998年时,学生人数达到高峰,超过2000人,课室严重不敷,于是董事部决定建分校,并于2013年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兴建,黄道坚担任建校委员会主席,他引以为豪的说,这是一间无需经过迁校方式成立的新华校,在建校过中,也坚持着建校不向华社筹款,校地及学校硬体设施也由政府承担,他认为,人民的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耗资380万令吉的关丹中菁二校校舍顺利建起,今日的关丹中菁二校,学生人数超过500人。”
他认为,华教同道必须有宏观思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贪一时之便,以接纳迁校,草率解决问题,乖离原本的初衷与目标,这点不能妥协。
独中保送生计划功成身退
推动独中保送生计划,相等于设立没有校园的独中,由始至终让260位彭州学子受惠,顺利完成6年的独中教育。
也是彭亨董联会历届主席的黄道坚说,自1992年开始,在时任彭亨董联会主席陈玉康推动下,他们着手推动独中保送生计划,意味在申请复办独中之余,也退而求其次,设立没有校园的独中,让家境贫困的华校生,仍有机会到外州独中接受母语教育。
“在这项计划下,赞助人与学子就读的独中董事部各资助一半费用,让学子们完成长达6年的中学生涯。”
他说,随着关丹中华中学成立,这项保送计划也画上完美句点,如今彭州已有关丹中华中学,学子们无需舟车劳顿跨州到外州独中求学。
相关新闻 >> ◤2022林连玉华教节:第1篇◢ “扫街”逐户为独中募款 赖秀美 草根扛起华教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