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林雄高來生也要當老師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大講堂.林雄高來生也要當老師

報導:方俊心
圖:李文源、受訪者提供



中六華文班,不應只簡約為國內華文師資的搖籃。在馬六甲林雄高老師帶領下,中六華文班還有更重要的使命——它傳承中華文化,同時讓喜愛中華文化的人,不管是學生或社會人士,聚集沉浸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共度一段美好、難忘的求學時光……

近幾年,林雄高老師頻頻上報,號稱“沒有星期天的林老師”,2002年獲教育部傑出老師獎,2012年獲“百年樹人精神獎”之“傳薪獎”,最近也得到教總肯定,獲“沈慕羽教師獎”。

他沒有星期天,因為每個星期天,當別人偷得浮生半日閒,或盡情享受天倫樂時,他都得撥至少三個小時,跟“馬六甲中六華文班”(以下簡稱華文班)的同學上課。遇上進度緊迫,下課后匆匆回家吃個午餐,午餐后又趕回學校去,家中事務和一兒三女,就交給當小學老師的賢內助魏梅桃打點。一晃眼,這樣過了30年。

林老師的孜孜灌溉,使華文班成了南馬一帶響亮的“招牌”,遠至芙蓉、麻坡和東甲的同學,為了學華文,他們抵禦溫暖被窩的誘惑,遠途跋涉去上課。刻苦,反而催化了他們愛華文的心。



四年前,因學生人數不理想,堅持了30年的華文班最終停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亦淘走,年輕一輩的華文情結。潮來終究有潮去,林雄高老師言:無怨也無悔。

中六華文班得來不易

華文班功成身退,林雄高老師的心願,是希望南馬能堂堂正正地設立正規的中六華文班,讓有意願進修華文的學生有班可以上。“中六華文是國家的考試,為什么不能設班呢?”

經K官員和馬六甲文西阿都拉中學證實,馬六甲現今有開辦一中六華文班,地點在文西阿都拉中學。

K官員指出,中六華文班是“有需求才開辦,視學生人數多寡”,但詢及多少位學生申請才會被列為“有需求”,K官員表示不知情,記者只能確定,一至三個學生之內肯定不能開,而目前文中的中六華文班有十來位學生。

K官員也表示,中六華文班“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開辦”,須取決于三個條件:學校允不允許、師資充足否、學生人數足夠否。詢問有關當局為何不直接下令開班,K官員回覆:“開班了沒學生的話,老師要教誰?”

這使得“開班”與“學生”落入“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邏輯圈套裡,唯一能肯定的是,不管先有雞蛋或先有雞,結局都是“雞隻”的繁衍;而為了中六華文的繁衍,先開班或先有學生,都是可以成立的條件,不應只重其一。

考試配套華文不重要

經林雄高老師孜孜灌溉,從1981至2005年24年間,華文班共栽培了522位學生進入本地大學就讀,10位進入師訓,18位進入國外大學。數字能說話,這24年裡,有550位學生進入國內外大學和師訓,意即華文班平均每年至少為社會培養了22個不錯的學生。這樣的比例,放進任何一個班級來看,都顯難能可貴。

然而這數字,卻是林老師跟學生們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血路”,因中六華文班在中學裡地位尷尬,百般不受看好。“學生跟我說,會計老師對他們表示‘要拿華文的話,嫁人算了’,學生聽了這些話,很傷心。”

經K官員證實,中六高級教育文憑的“配套”制度如下:

  必考 選考
文商 普通試卷(Pengajian AM) 馬來文、歷史、經濟、會計
理科 同上 數學、生物、物理、化學

其他科目如華文屬附加科目,同學可選考,本地大學也必須把華文成績計算在內,只是各科系在錄取新生時所側重的科目不同,比如要就讀工程系,理科是強勢,華文科相對弱勢;並且,隨著報考科目越多,成績總分被拉低的機會就變大,影響入學。

這些因素死死掐住中六華文班的命脈,加上“全民瘋成績”的趨勢,知識每每淪為替考試服務,結果最可能報讀中六華文班的人,就只剩下想唸中文系,或對華文特別有興趣的學生了。

來自東甲的林彩依是2006年華文班的學生,她說,當初學校不允許她考華文,因擔心影響成績,“尤其是理科班的學生,必須要很有能力,校長才會簽名允許報考華文。”

雪上加霜的是,馬大中文系系主任祝家豐表示,從下學年開始,該校中文系準備開放大學預科班(Matrikulasi)的申請,以期增加新生來源。對想唸中文系的同學而言,這是個好消息,但對中六華文班而言,無疑是另一重打擊。

為了華文他們都不傻

十月的某個早晨,林雄高老師帶著一本厚厚的相冊跟我們會面。相冊由學生自製,封面題著:改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精神。15年前的題字,卻仿佛呼應當前,讓人不得不感嘆世事玄妙。

相冊是第十八屆華文班同學的心血結晶,每頁四張照片,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盡是同學兩年來的生活點滴。除了上課,華文班辦的活動,可不比一個大學系所少,迎新、新春聯歡、辯論、座談、話劇表演、出版刊物、謝師宴……每屆同學擁有自己的班服,老師還讓學生們寫週記。當師生們完整地走過一圈,一輩子的情誼也就這么結定了。

林老師說,活動的本體是學生,籌備的是他們、參與的也是他們,身為老師的,只有在華文班草創初期腦筋傷得比較多。不可避免的是,大家每年都會為了《古丘》刊物的出版卯足了勁,因為沒經費,同學得拼命拉廣告贊助,也“積極地參加征文比賽,只要得獎了,獎金就全數捐獻給《古丘》。”

回想每個星期天早上,學生或遠或近地抵達育民小學,坐在矮小的凳子上聽三小時的課,電扇在頭上旋啊旋,“從來沒有學生投訴硬體設備不舒服,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委屈他們。”

彩依說,當年,她已是小學臨教了,為了考獲中六華文文憑,每個星期天早上六點多七點,她就跟朋友一起從東甲搭巴士到馬六甲去上課;而當年在賽城唸書的頌耀,因為喜歡華文,每週不惜兩百多公里路,往返賽城跟馬六甲。

如今事過境遷,當初的刻苦,反而成了最難忘的回憶。馬六甲中六華文班譜寫了馬來西亞歷史上曲折卻精彩的一段,曾經有人如此“傻”,為了華文。

教書也是很平凡的事

作為沒有星期天的林雄高老師,心情如何?

“這個要感謝我太太,”林老師略帶靦腆地微笑,“其實也只是半天罷了。因為如果我們不在星期天上課,我沒有時間,學生也沒有別的時間了,唯一能夠犧牲的,就是家庭活動的時間。”

“學生如果只讀到SPM華文,學到的只是皮毛罷了。”中華文化精深博大,它的人文價值與思想,須透過中六華文這把鑰匙,才能開啟另一番新天地。“如果當初沒有華文班,有些學生想學卻沒地方學,沒人能教,那很可惜。”

林師母魏梅桃從電話另一端報以開朗的笑,“因為我也是老師啊!教書是他的興趣,他能夠向興趣發展,我覺得很好。可能我就是喜歡在家相夫教子吧,我們很少出去,只有假期時偶爾才會出門。”

“他跟我說過,如果有來生,他也要做老師,”林師母頓了頓,又叮嚀,“妳不要寫到這么偉大啊,教書,是很平凡的事情罷了。”

桃李樹下耕耘三十載

乍看之下,華文班走向歷史,意味著從有走向了無;然而,教育從來不是功利的角度,或有無的狀態說了算,哪兒有種子,哪兒就有希望。戲劇家鄭秋霞、駐聯合國語文翻譯家禤素萊、社會工作者周莉娜修女均出自“林門”,還有30年來,許許多多受教于“林門”的學生,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默默耕耘,涵蓋了文教界、理工界、財金界等。

“如果沒有華文班,他們現在的表現如何,不知道啦!至少華文班讓他們有個平台,可以發揮潛能……”林雄高老師的眼睛看向遠方,“平時沒有特別去想,現在妳來訪問我,就覺得很懷念了,呵。”

“我想,他們在華文班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林老師謙虛地、溫吞地說,“人際關係、辦事能力、個人修養……因為我們辦很多活動。”

馬六甲的鄭頌耀是華文班2005年的學生,他說,在華文班裡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事物,比如林老師待人接物的方式;他也參與了《古丘》刊物的製作,“我記得那時我是總務,要籌款、編刊,包山包海。朋友間的感情很好,到現在還有聯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