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甘蜜胡椒足跡(上篇) 穿老虎林躍鱷魚澤 先賢開荒種甘蜜胡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零秘密‧甘蜜胡椒足跡(上篇) 穿老虎林躍鱷魚澤 先賢開荒種甘蜜胡椒

報導:黃慧琪
(新山4日訊)走過老虎林、躍過鱷魚澤,華裔先賢為了開荒闢地,拿命去博,才開發一片片的甘蜜和胡椒園,並為新山今時的發展,紮下根基。



在新傳媒電視劇《信約:唐山到南洋》裡,便敘述早期華裔為開發新的錫礦區,需穿過險惡森林,面對老虎、鱷魚、瘴氣、吃人泥沼等危險,以致不少人有去無回。

原來,談到甘蜜與胡椒種植業在柔佛的發展時,先賢確實需身歷險境,才換來下一代的安逸生活。

60多歲的邱永泰曾擔任報館攝影記者,從小跟隨父母從中國福建永春南來到新山和新加坡生活。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1844年,天猛公依布拉欣實施港主制度,鼓勵華裔先賢搬遷到新山開墾種植業,當時受委開發的先賢包括陳旭年及黃亞福。

“在新山還沒被開發之前,是個老虎森林,地不佬河流則是鱷魚的溫床。”

祭拜洪先大帝

他說,早期先賢為了要覓地開發種植業,不曉得對岸隱藏的危機,導致許多先賢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慘遭老虎和鱷魚侵襲。

“只要渡過河,就能逃過鱷魚攻擊,那老虎呢?這可很難防範。”這便有了洪仙大帝的傳說。

邱永泰告知,由于開墾過程,常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華裔先賢便祭拜洪先大帝,虎患才為減少,並得以安心發展種植業。

有傳,洪仙大帝是“三腳白虎”化身,是負責掌管老虎的“山君”,因此洪先大帝像都是踏或騎在老虎身上。

如今,柔州有如此繁榮景象,得來並非理所當然,都是先賢用血淚,來譜寫柔佛的墾荒史。

甘蜜渣做胡椒肥料

胡椒在甘蜜的養份下茁莊成長,廝守一生!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總是把甘蜜和胡椒這兩種不同植物,擺在一起?

林源福解釋,將甘蜜與胡椒種植在一起,是因為提煉甘蜜所留下的渣,不僅是胡椒的好肥料,也可保護胡椒的根。

“甘蜜與胡椒關係就猶如親人一樣,難分難捨。”

胡椒是開花籐本植物,果實在曬乾後,可作為香料和調味料。

甘蜜可製藥染色

甘蜜用途廣,可鞣皮和染色,又可咀嚼也可製藥!

林源福指出,提煉後的甘蜜可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外黑內褐、外硬內呈粉狀的甘蜜叫“赤角”,這類的甘蜜是製作藥物。

另外一種外黑內黑,外硬內硬,呈現巧克力黑色狀的角稱“黑角”,用于染色。

他說,甘蜜也含有大量的單寧酸(Tannin),是屬於在工業上製作衣服的染料,早期馬來傳統服裝“峇迪”的顏色,就是使用甘蜜上色。

林源福說,至今仍有許多人會將甘蜜搭配香料及冰糖來咀嚼,這樣有助於消化,以及讓口腔保持清新。

海上貿易轉型發展種植業

甘蜜與胡椒的種植,促使柔佛州從一個依靠海上貿易的海國,轉型成陸地種植業發展的經濟主流王國。

按記載,椒蜜是在潮籍陳厝港港主陳開順的引進及開發下,成為新山經濟來源,也穩固了柔州經濟發展的墊腳石。

因此,柔佛州才能從一個靠海上貿易的海國,轉變為以種植業為主的柔佛蘇丹王朝。

雖然到了20世紀,柔州農作物被黃梨、樹膠和油棕先後取代,以致椒蜜走進歷史。

但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館長林源福強調,先賢在發展過程中面對的遭遇及犧牲,不應跟隨者甘蜜與胡椒跳脫出我國及被遺忘。

這也是為何新山中華公會歷史文物館,決定主辦“同甘共苦──甘蜜與胡椒展”,希望后裔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

文物館辦展覽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平均每個月都有逾700人次入館參觀,其中包括新加坡及中國的遊客,甘蜜與胡椒是最新展區。

地點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
時間 :即起到2015年9月18日
開放時間:上午9時至旁晚5時(星期一閉館)
地址 :42,Jalan Ibrahim, 80000 Johor Bahru, Malaysia.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