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考察隊 再發現恐龍化石牙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馬日考察隊 再發現恐龍化石牙齒

(吉隆坡13日訊)繼馬大與日本早稻田大學考察隊在今年2月發現恐龍化石后,該團隊日前又在同一地區發現了疑是草食性恐龍的化石。



馬大考古學家兼地質學教授曾根正敏博士透露,這個長13毫米,寬10.5毫米的草食性恐龍化石為鳥臀科(Ornithischia)恐龍化石牙齒,是在彭亨國家公園地區內被發現,和今年2月所發現的棘龍科種類恐龍牙齒屬于同一個晚中生代沉積岩地層(白堊紀,約1億455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

“這個鳥臀科恐龍的體型比先前發現的棘龍科恐龍化石小,大約是11公尺,由于化石有些損壞,所以我們還是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確認其種類,不過從其他國家所發現的類似恐龍化石牙齒來看,可能是裝甲亞目的甲龍(Ankylosaurus)或厚頭龍(Pachycephalosaurus),因為它的特質和這些化石相符。”

曾根正敏是今天在馬大召開記者會,如是指出。



出席者包括馬大考古學院院長慕斯達法卡馬教授、科學系主任嘉瑪迪雅教授和地質學研究生鄧譽和。

參與此次考察的日本大學團隊分別是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平山廉博士和日本熊本縣大學的小松俊文博士。

兩類恐龍生活同一區

曾根正敏指出,鳥臀科恐龍化石牙齒,顯示我國半島在白堊紀時代就有草食性恐龍居住,與棘龍科恐龍被發現的地點相近的情況,也顯示兩類恐龍可能曾經生活在同一個地區。

“除了在彭亨珍諾、馬蘭及淡馬魯一帶之外,馬來西亞半島最高的大漢山、吉打和森美蘭一帶也可能有恐龍化石,登嘉樓和柔佛一帶比較少。”

迅速換牙特性
較易發現牙齒化石

問及為何還沒發現完整的恐龍化石時,鄧譽和指出,恐龍有迅速更換牙齒的特性,目前所發現的恐龍化石牙齒,可能是它們在換牙過程中所掉落的。

“有些恐龍化石被發現擁有數百顆甚至更多的牙齒,這就證明它們有更換牙齒的特性,所以找到化石牙齒的比例,比找到恐龍化石的可能性還高。”

鄧譽和透露,考察隊其實早在去年12月就已經確定了這個化石的存在,不過考察隊卻率先發掘了棘龍科種類恐龍化石。

她指出,考察隊在現場所發現的樣品達數百件,在進行詳細研究后,才會發現一些比較完整的化石。

“這些樣品可能是化石的碎片,我們在發現這些碎片后,會把它們送到日本讓當地的專家進行拼合工作。”

詢及在2月宣布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后,考察隊的工作有否被干擾的問題,鄧譽和指出,彭亨國家公園面積大,要找到他們不容易,考察隊將在現場繼續進行發掘工作。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