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影滄桑(上) 電影神化黃飛鴻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鴻影滄桑(上) 電影神化黃飛鴻

文:楊劍



上一代人提起黃飛鴻想到關德興,中生代腦海會浮起李連杰的英姿,新新人類看彭于晏打得凌厲燦爛!黃飛鴻的名聲發揚光大歸功于香港電影的效應,從1949年開始迄今拍過超過百部以上。銀幕上的黃飛鴻屬于電影人創作,不斷改造,甚至逐漸神話化,並非真人真事改編,真實的黃飛鴻其實命運多舛……

真人命運一生坎坷

黃飛鴻是中國武術界的一代宗師,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廣東佛山,生于1847年,而在1925年病逝,其父黃麒英乃晚清著名的“廣東十虎”之一,他是在父親去世后子承父業,成為當時南派武林中的最年輕的武術教練。



他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為已任,但一生命運坎坷,顛沛流離,曾有過3次婚姻妻子都病逝的不幸經歷、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被暗算慘死而從此不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技,而去世前又碰上廣州國民政府鎮壓商團暴亂,所主持的“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于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的連串巨大打擊,最后憂鬱成疾而離開人間,去世后后人甚至無力殯葬,需要弟子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雲山麓。

黃飛鴻的名聲能發揚光大,其實歸功于香港電影。“黃飛鴻電影”自1949年開始迄今拍過超過百部以上,一位清末民初廣東拳師的故事,發展出長壽的電影系列及衍生出多個魅力不凡的銀幕英雄,成為一個電影文化的“產業”,可以說是中文電影史上的一個罕見奇蹟,而香港武俠功夫電影的興盛,黃飛鴻電影一直是其中一個核心部分。

早期“黃飛鴻電影”中的倫理人情,更展現儒家文化的余澤及必經的磨練,隨著歲月的發展,這個電影系列中的不少人物,已成為香港的普及文化符號,而主演者亦成為中文影壇上的知名紅星,受到影迷愛戴。

黃飛鴻現象亦在文化界受到肯定,過去已有電影人及電影學者著作了研究黃飛鴻電影的書籍,其中以已故一代黃飛鴻系列電影導演,曾拍過接近60部的胡鵬拍這系列電影經歷記錄的《我與黃飛鴻》,以及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的《主善為師:黃飛鴻電影研究》,都是喜歡黃飛鴻電影者值得一讀之作。目前中國廣東佛山也設有黃飛鴻紀念館,也是值得影迷們“朝聖”之地。

銀幕風光靠幾代電影人努力

回望過去65年,黃飛鴻從一位武術一代宗師兼鐵打醫生,變成見義勇為的除暴安良俠士,然后再逐漸脫困市井,成為家傳戶曉又具歷史使命感的民族英雄,在停拍了十多年重新出發而變成血氣方剛好打愛鬥的少壯英雄,認真研究起來是偶然和必然的造就和變化,但其實離不開幾代電影人的努力,也基于這種背景及原因,不同時代的“黃飛鴻電影”有著不同的風格面貌,不同的商業考量。

“黃飛鴻電影”除了是香港功夫片標籤之作,也是全球產量最多的系列電影,由1949年胡鵬執導的首部作品《黃飛鴻正傳之鞭風滅燭》至今已超過百部,自從香港回歸1997年洪金寶導演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后,就停拍了十多年,是這個片集有史以來“斷層”最久的一次,而這十多年來是香港電影的空前低迷期,不過這期間中國的電視仍找香港的王晶拍了黃飛鴻電視劇集,但反應一般。

談“黃飛鴻電影”,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這個以一代武術宗師為主角系列,從半個世紀前開始以來,每部都是屬于電影人創作,不斷改造,甚至逐漸神話化,並非真人真事改編。這次重生也是符合中文電影的發展趨勢,不再純由香港電影人“話事”,而是由中國電影公司拍攝,香港導演周顯揚掌舵,來自台灣的新生代最亮眼藝人彭于晏成為這一代宗師的最新演繹者,新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之名,也明顯投機迎合國家主席向全球顯示強國地位的“中國夢”宣言。

而在香港上映的也是中國的華語版本,不會理會失去香港特色,單從這點就已看出就算黃飛鴻本身是廣東人,基于現在華人電影最大市場是中國大陸,出品的市場也以中國為終極目標,相比起來,其他地區包括香港都票房有限,在商業考量上的厚此薄披也無可厚非。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