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影滄桑(下) 黃飛鴻傳奇歷久不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鴻影滄桑(下) 黃飛鴻傳奇歷久不衰

文:楊劍



在大銀幕上,黃飛鴻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一百多部黃飛鴻電影組成的系列,成為華人武俠電影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40-50年代:開創

“黃飛鴻電影”的開拍完全出于偶然,當年的武打片名導胡鵬是在一次乘船時候閱讀報紙看到朱愚齋的《黃飛鴻別傳》連載,才萌發了拍攝電影把這人物搬上大銀幕的想法(朱愚齋師承黃飛鴻的徒弟林世榮,算是黃飛鴻的再傳弟子)。



由于當時中國赤化,很多電影工作者紛紛跑到香港,所以那時代香港的功夫片都沿襲上海的舊套路,基本上都照搬京戲班的舞台功架而不做改動,胡鵬拍的首部黃飛鴻電影卻大膽的以真正國術拍攝,由南北兩派的高手袁小田和劉湛當武術指導融會貫通確立新風格,改變了功夫片模型而給人耳目一新,這種改變讓功夫看起來更為真實,而往后香港的功夫武俠片拍攝基本上都循著這方向,並隨著不同年代加以調整進步。

當然,在今天的武打片藉特技拍攝效果而讓武打場面變得更激烈而拳拳到肉,回顧早期的黃飛鴻片會感到老土虛假,但卻不能忽略了半個世紀以前開天闢地式的武打設計理念形式改變之分水嶺歷史性。

胡鵬開拍《黃飛鴻》時一開始只決定拍4集,但后來因為關德興飾演的黃飛鴻大受歡迎,掀起熱潮而一發不可收拾,單是50年代拍了50多集,可以說是黃飛鴻電影的黃金時期,不過講到濫拍的程度,這個片集也可稱為至尊,因為單是1956年,就一共拍了26部!的確是挑戰觀眾消化力的極限,而如此數目產量,已難求製作嚴謹,這也是這系列電影被詬病之處。

不過50年代出產的黃飛鴻電影,其中《黃飛鴻義救海幢寺》上下兩集是由當時的名伶白玉堂扮演黃飛鴻,而導演是幾年前才逝世的王天林,當時黃飛鴻電影已是賣座的保證,有些公司不願讓胡鵬及關德興壟斷市場,才找嶄新導和演的組合希望分一杯羹,但當時關德興的那種家長式的正氣凜然風格,在當時的樸素社會風氣,已儼然成為伸張正義的化身,廣受觀眾的愛戴,並有翻生黃飛鴻的雅號,比較之下,白玉堂的版本受歡迎程度馬上高低下判。

《黃飛鴻》電影的風行也成就了不少原先寂寂無名的演員,如固定反派第一人的石堅,演徒弟梁寬,牙擦蘇及豬肉榮的的曹達華、西瓜刨和劉湛等成為知名而吃香的影星,這是早期香港電影史的一段佳話。

60-80年代:每況愈下

香港的傳統粵語片,在60年代日漸衰落,而借助粵語片存在的胡鵬關德興的黃飛鴻電影盛行十多年后,也開始衰敗,加上新一代的影迷口味有別,而邵氏公司崛起推出了新派武俠片系列的衝擊下,氣勢開始下滑,在整個60年代產量已減至13部,到了70年代已只剩3部,胡鵬也因力不從心,跑到台灣發展,由這片集編劇的王風接棒當這片集導演,但因市場變化關係已無復當年勇。

不過這個階段也適逢超級武打巨星李小龍從美國回香港發展,那種干淨利落快如閃電的身手風靡了整個東南亞,糾纏及交手多次才分勝負的武打設計在一夜之間就被觀眾唾棄。

面對李小龍旋風威脅的邵氏公司,當時在出產的動作片中也在險中求變而曾染指這個題材,拍過《黃飛鴻》、《黃飛鴻義取丁財炮》及《陸阿采與黃飛鴻》3部,分別由谷峰、史仲田和劉家輝飾演黃飛鴻,但這幾部電影皆注入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脈,風格上與這公司的其他功夫片又如出一轍,當然與關德興的版本有很大的差別,也令原有的影迷看得不大習慣。

唯一驚喜是《陸阿采與黃飛鴻》首次打造少年版黃飛鴻,由融入正宗洪拳,光膀子上陣的梁家輝當主角而頗有看頭,而稍后成龍的成名作之一的《醉拳》正是少年版的延伸,但過后稱紅的只是成龍本人而非黃飛鴻的形象或角色,直到91年名導演徐克力邀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才使到這青年版修成正道。

80年代的香港武打電影因李小龍的逝世而變得群龍無首,而轉為小人物為大英雄的諧趣風格,“黃飛鴻電影”在年輕影迷心中已是老套過時的類型,所以10年間也只拍攝了3部黃飛鴻電影,而接受市場的轉變,電影人也不想再碰並放棄根深蒂固的黃飛鴻形象,所以那10年間的黃飛鴻題材電影一片慘淡,由關德興第77次(也是最后一次)飾演黃飛鴻電影《勇者無懼》正是拍于81年,導演是袁和平。

90年代:革新

革新版的“黃飛鴻電影”能夠在90年代橫空出世,讓這系列電影得以翻身,最大功臣是香港殿堂級名導徐克,他大膽的撇除了多年來根深蒂固的黃飛鴻老氣橫秋的家長式嚴肅形象,力邀當時以《少林寺》成名,但因過后再無精彩作而聲勢開始滑落的中國武星李連傑重新打造黃飛鴻系列,再創高峰,並重新給了黃飛鴻生命,連特別找當時香港紅歌星林子祥幕后主唱的《男兒當自強》亦成為膾炎人口的經典金曲。

徐克不僅只是將黃飛鴻角色年輕化,還大膽的融合了商業元素,讓他與十三姨談戀愛, 而變得有血有肉而活潑得多,更加入很多國仇家恨的民族大義,替這角色披上民族英雄袈裟,把過去在銀幕上的舊有形象洗刷一新,轉身為年輕穩重而又氣度不凡的一派宗師。

李連傑擔任主角的《黃飛鴻》電影堪稱為徐克巔峰之作,推出后好評如湧,從91年開始連拍3集,即《黃飛鴻》、《男兒當自強》及《獅王爭霸》都叫好叫座,而風靡了華人世界,掀起了前所未見的《黃飛鴻電影》熱潮,其他片商也紛紛上馬,趁勢賺它一筆,所以相繼的推出了各種不同版本及風格的黃飛鴻,連譚詠麟當主角的搞笑版也不乏觀眾,正式開啟了黃飛鴻電影濫觴。

可惜徐克和李連傑的合作在上述三部后便鬧意見,李連傑自恃本身演活這個一代宗師而想“佔為己有”,決定往外發展,但當老闆找王晶執導的《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成績卻慘不忍睹,而徐克找中國另一武星趙文卓頂上,拍多兩集《王者之風》和《龍城纖霸》也開始走下坡,不過徐克卻把握這個機緣替電視台監製了一個《黃飛鴻故事》的電視電影系列,前后拍了5部分別是《少林故事》、《八大天王》、《辛亥革命》、《理想年代》和《無頭將軍》,也算給了趙文卓足夠的發揮及表現機會。

到97年李連傑回歸,由洪金寶執導,舉隊到美國實地拍攝的的《西域雄風》也無力回天。

徐克所創的這個少年版系列從強盛到沒落,終于在《西域雄風》后邊告一段落,停拍了十多年。

重出江湖目標不同

《黃飛鴻》在香港影史上是一個不得不提的重要印記,當然仍具誘人商機,在今天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的第2最大市場,再拿出這《黃飛鴻》老字號出擊乃順理成章之事,而透過年輕、現代的心態與拍攝技巧,呈現不一樣的黃飛鴻,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吸引新一代影迷。

但這次重現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在內容上與過往最大分別,是較著墨于黃飛鴻成為宗師前的惡戰與歷練,本來可以前傳視之,可惜導演周顯揚和編劇杜緻朗眼高手低,不能拍出往日一代宗師風采而把這個人物設計為血氣方剛愛打喜鬥的熱血少年也情有可原,但譁眾取寵的把一代宗師寫為黑道出身的不擇手段做法,已屬荒謬可笑,胸無大志純從商業票房著想已屬司馬昭之心。

對港片熟悉的人,不難發覺這次的新版黃飛鴻的故事結構其實等于武打及警匪片經典《馬永貞》和《無間道》的連合體,將一個經典英雄寫成個有點黑暗色彩的臥底, 但卻無法顯示角色的性格特征,所以現在重建黃飛鴻神話只不過是選擇過往名片的經典情節,再套上一個名叫黃飛鴻的人物而已, 並滑頭在影片結束時,黃飛鴻混入黑幫做義勇臥底,終于殲滅各幫惡霸為民除害,責任完成后才開設寶芝林醫局,回歸黃飛鴻過去電影的正統,為以后延伸的片集鋪路。

新版的黃飛鴻並非一無是處,起碼裡頭的武打設計構思新穎,連場凌厲燦爛的動作場面,如果以武林惡鬥片角度觀賞,也還稱職, 看來以后的路線也會大同小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