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轉角遇見 魚肉菜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知食庫.轉角遇見 魚肉菜餅

特約: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間”總監、品牌創意顧問、美食專欄作家、電視美食節目顧問、詩人(隔周刊出)

森美蘭芙蓉大巴剎附近的烏淡星路(Jalan Utam Singh),有攤設在“美麗都茶室”裡的“財記潮州釀料”,初次聽聞,多少有點愕然。

釀豆腐和釀料是客家人的飲食傳統,在芙蓉這個以客家人和廣府人居多的城鎮,怎麼會有人膽敢將這些早被標籤的食物,給冠上“潮州”?我猜想,會不會像檳城那些同時也賣潮州豬雜湯的攤販一樣,將釀豆腐的餡料徹底變身,去掉豬肉,純粹以製作潮州魚丸的魚膠,來釀製豆腐和其他食材?

多次前往嚐食後,難免有些“失望”,因為“財記”的釀料和釀豆腐實在太好了,好得太過“真實”,超出我的“潮州想像”。



於是,特地找來外號阿財的老闆郭奕亮問個究竟。

首先,阿財是個潮州人沒錯,教我驚訝的,是他父親郭烈峰在50年代,從中國潮州潮安南來後,以踩三輪車方式在沉香、拉杭等地區沿街叫賣的,竟然不是阿財現在所賣的釀料粉,而是許多老潮州常掛在嘴邊的西刀魚丸粿條湯。配料當然不只是手工西刀魚丸和炸魚餅,還包括已漸漸絕跡於本地潮食江湖的魚餃和魚冊(本地潮州人叫它魚索)。

我連忙追問阿財,怎麼沒將這些傳統老味道給傳承下來?

他說,工夫學不到家,怎樣贏得了人?只好轉個彎,加入別的元素重新出發!

阿財七歲時父親去世,生活重擔落在母親身上。雖然他和哥哥、姐姐從小跟在母親身邊幫忙,但到了1978年,母親因病退休,哥哥對這行又不感興趣,18歲的他從外頭回來接下攤子,才發現自己並沒學到精髓,與其被比下去(當時芙蓉還有不少賣西刀魚丸粿條湯的鄉親對手),不如加入新元素以求突圍。於是,放棄魚餅、魚餃和魚冊,決定帶入客家人喜愛的釀料和釀豆腐,粉麵種類也多加了芙蓉人嗜吃的老鼠粉,多年下來反而走出自己的路。

清湯滋味鮮甜

至於為何被稱為潮州釀料?每次我到“財記”都習慣點一碗老鼠粉(其實就是瀨粉),或湯或乾撈,再隨意往琳瑯滿目的攤頭,挾取幾塊釀料,一餐下來,一點都感受不到任何“潮滋味”,反而那排山倒海挾雜著童年記憶的客家情懷,卻迅速醞釀開來。為何稱為潮州釀料?為何稱為潮州釀料?

兩次追問後,阿財娓娓道出原由,說十多年前有次看電視節目,見日本人以魚膠混合蔬菜油炸的片段,引發創意靈感,多次嘗試後,推出分別摻入長豆、大蔥、沙葛和韭菜的魚餅,沒想到竟然大受食客歡迎。在取名時,自然想到自己潮州人的炸魚餅,於是乾脆稱之為“潮州魚肉菜餅”。就這樣,“潮州印象”就被定形下來。

是的,許多人一大清早湧向阿財,都是衝著他的魚肉菜餅。幾次經驗下來,早上九點半後,大概就很難找到種類齊全的魚肉菜餅了。此外,那鍋清甜味醇的清湯,更是教人印象深刻,我問阿財是上一代祖傳下來的方法嗎?他馬上綻放笑容,說是用魚骨湯和大量豬肉丸煮成,約莫十年前,本來是幫朋友想方設法突破製作肉丸的瓶頸,後來朋友不做了,這改良式的豬肉丸(摻入冬菜調味),反而成了自已攤頭上的新寵,更增添湯頭的鮮甜滋味。

阿財在人生轉角處遇見魚肉菜餅,不只“找回”潮州,更替“潮州釀料”四字找到一個深切的註腳。我想,這是37年前他從母親手上接棒時,萬萬所料想不到,卻終於完成的心願吧!

財記潮州釀豆腐

創始年 :1950年

地址:1, Jalan Utam Singh,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美麗都茶室內)

營業時間:06:30~14:00(隔週四休息)

電話:016-6792218(郭奕亮)

GPS:N 02.72895°E 101.93709°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