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義演”. 沈椲竤苦心沒白費 東華小學遷離困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十大義演”. 沈椲竤苦心沒白費 東華小學遷離困境

報導:鄭嘉倫
(芙蓉12日訊)昔日一所只剩下2名友族學生苦撐的微型華小,在面臨關閉之際,獲得一位對華教充滿熱枕的董事,以小小力量,為校辦理搬遷手續,使學校走出困境,擁有巍峨的校舍。



鄉區人口往城市遷移,往往是導致鄉區學校的學生逐漸短缺的主因,學校必須搬遷,以擺脫關閉命運,芙蓉新城高苑東華小學就是其中之一。

該校前身是波德申丹那美拉東華小學,春風化雨77年,最高峰有200位學生,曾是該區典範學校之一,坐落在4000英畝的園坵內,校舍外觀簡陋,沒有食堂,僅是一座擁有4間教室的單層校舍。

如今它已遷至芙蓉新城高苑,成為軟硬體設備齊全的華小,這個轉變,與現任該校董事財政沈椲竤(49歲)有莫大關係,他于2001年加入家協及董事部,多年來對東華的付出有目共睹。



華裔人口外流

沈椲竤本身不是校友,卻與東華有著深厚緣分,一路為東華尋找遷校方案、辦理遷校手續、報效羅厘搬運器材等,即使孩子已畢業,現仍繼續為東華效力。

他的太太譚仴利(45歲)、岳父岳母和太太的5名兄弟姐妹都是校友,太太的祖父更是創校人之一,而他育有4名子女,僅1名孩子曾就讀東華。

沈椲竤認為,為華社獻力,每個華人皆有責任,只要一人去推動,便會有人跟隨,而遷校絕非一人能辦的事,必須集合眾人小力量,發揮團結力量。

他說,不覺得遷校工作吃力不討好,眼見學校關閉才感到心痛,不如把握最後機會,為學校盡一份綿力,即使不成功也問心無愧。

他透露,當地華裔人口外流,唯有靠友族學生支撐,但不能靠友族家長來為華校付出,所以董家教爭取遷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