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加达29日综合电)宝林茶室中毒案死者体内验出米酵菌酸,为台湾首例,不过印尼早在1895年时,就在椰子发酵饼内发现了这项毒素,且中毒死亡人数高达近万人,中国也曾发生数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中央社引述“罗盘报”(Kompas)、Historia报导,“椰子发酵饼”(Tempe bongkrek)为来自印尼中爪哇马士县(Banyumas)的传统食物,19世纪时经济萧条,许多人民买不起健康食物,椰子发酵饼为贫穷家庭的最爱。
然而在1895年、1931年和1937年,当地却爆发椰子发酵饼中毒死亡事件,截至1977年,约1万人因食用椰子发酵饼中毒死亡。虽然当局已在1962年禁止椰子发酵饼生产,但中毒事件却持续至80年代,1988年仍有37人因此死亡。
专研食品科学的印尼西里旺义大学(Universitas Siliwangi)讲师穆夫迪(Mufti Ghaffa)去年针对米酵菌酸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表示,食用椰子发酵饼而食物中毒在印尼经常发生,若食用受污染的椰子发酵饼,会在1至10小时内中毒,并造成肝损伤、器官衰竭,通常会导致死亡。
报告指出,米酵菌酸通常出现在以椰子为原料的食品,主要发生在食品制作卫生不佳,以及存放不当时,因此为预防中毒,应适当烹调、充分发酵及适当的温度控制,降低污染风险。
另外,中国在2020年时也曾发生一家人米酵菌酸中毒。
在中国黑龙江省,有一家人于早上煮食自制且已存放近一年的面食“酸汤子”,12人之中有9人食用了酸汤子,9人皆于中午开始陆续身体不适,7人当天死亡,还有一人在6天后不治死亡。
据中国统计,2010年至2020年共有19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共140人受影响。
根据台湾卫服部资料显示,米酵菌酸为一种罕见毒素,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别是椰子和玉米,在22至33摄氏度、中性PH质的环境中易迅速增值,产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文:综合报导
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