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5日综合电)日本小林制药红麴保健原料疑似造成国内外多人罹患肾脏疾病,并导致5人死亡。而经调查,出问题的该批原料被验出毒性极强的“软毛青霉酸”。
专家指出,从各项证据看来,应该不是遭人蓄意下毒,而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青霉菌透过特定方式入侵生产机具,导致部分批次的原料被污染。然而由于小林制药搬新厂,原本的工厂早已关闭,恐怕难以重现当时生产环境,找出遭青霉菌污染的真正原因。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自小林制药红麴保健品接获第一例不良反应通报至今已经超过2个半月,但是仍然未能厘清确切原因,就连在问题批次中验出的有毒物质“软毛青霉酸”,也没有文献能够直接证实会造成肾脏疾病。
小林制药的红麴原料是由红麴菌培养制成,而2023年制造的红麴原料中有30%被验出软毛青霉酸,几乎都是出自同一批菌株。此批菌株一共生产33批的原料,共计9.3吨,其中10批验出含软毛青霉酸。由另外一批菌株生产的54批红麴原料,则没有被验出软毛青霉酸。
出问题的10个批次是在2023年4月至10月间生产,且集中在9月份。因此东京大学药理学、物理学名誉教授唐木英明直言,验出含软毛青霉酸的产品生产期间长达数个月,人为蓄意混入青霉菌的可能性很低。
如果是工厂内部环境脏乱导致的霉菌污染,不可能只有少部分批次的产品被验出含有软毛青霉酸。唐木英明认为,小林制药的情况是只有30%被验出,因此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制造过程中遭到外部污染。
唐木英明指出,“有可能是外墙上的青霉菌孢子因为某种原因,透过空气流入生产机具内。”
静冈县立大学食品卫生学教授增田修一表示,“虽然目前还无法断言,但是无法排除菌种培养时使用的米遭到青霉菌污染的可能性。”如果青霉菌真的是从工厂外部流入,进而导致污染,届时小林制药也难逃制造管理的相关责任。
另一方面,出问题的红麴原料是在小林制药的大阪工厂所生产,然而该工厂因为设备老旧,在2023年12月关闭,红麴原料的所有生产设备全部转移至和歌山工厂。尽管事件爆发后,厚生劳动部3月30日、31日分别前往大阪工厂与和歌山工厂进行检查,但是并未发现卫生管理问题。由于大阪工厂关闭数月,生产机具也已移除,恐怕难以重现当时的生产环境。
文: 《日本经济新闻》